- 葛雷;陆浩;戴宇翔;李晨光;秦晴;马剑英;吴轶喆;沈雳;王翔飞;王齐兵;颜彦;樊冰;黄东;姚康;张峰;钱菊英;葛均波;
目的评价135 cm扩张微导管(corsair导管,Asahi Intec Co,Japan)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经桡动脉正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入选了本中心2010年6月至2014年2月81例经桡动脉途径应用135 cm扩张微导管进行正向导引钢丝技术治疗的CTO病变患者,分析正向CTO-PCI成功率、扩张微导管通过闭塞病变成功率、球囊导管通过闭塞病变情况及导引钢丝通过闭塞病变情况,并观察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81例应用135 cm扩张微导管经桡动脉正向介入治疗的患者中,66例患者正向导引钢丝通过CTO病变,65例患者正向CTO-PCI成功,成功率为80.2%;另有8例成功进行逆向导引钢丝介入治疗,总体PCI成功率90.1%。66例正向导引钢丝通过闭塞病变后,135 cm扩张微导管成功通过闭塞病变56例(84.8%);扩张微导管通过闭塞病变后,球囊导管的使用数量为1.3个,显著低于扩张微导管未通过闭塞病变患者。66例正向导引钢丝通过闭塞病变的患者中,应用Fielder XT导引钢丝34例(51.5%)。住院期间随访未见扩张微导管嵌顿、折断、头端受损、血管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无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应用扩张微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行正向CTO-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简化介入治疗操作步骤,减少球囊导管等器械的使用,提高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
2014年06期 v.22;No.107 349-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6K] [阅读次数:35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224 ] - 蒲俊舟;李铁铮;吴文辉;黄小勇;郭曦;刘光锐;李彭;薛玉国;彭明亮;黄连军;
目的分析使用改良输送鞘通过法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以改良输送鞘通过法行房间隔介入封堵术完成的10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其中女72例,平均年龄3~76(37±16)岁。全部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完成诊断及对缺损大小进行测量,并使用改良输送鞘通过法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该术式输送鞘无需加硬导丝导引而直接经过缺损送入左心房。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100例患者共存在101处缺损,其中有1例患者有2处缺损。测得缺损平均最大径为(20.3±6.7)mm,共植入4个品牌的100枚封堵器,封堵器平均尺寸为(28.1±7.5)mm。封堵器均通过改良输送鞘通过法植入成功,经胸超声心电图证实100例患者房水平分流消失。术中1例患者出现心房颤动(房颤),术后房颤消失。随访时间为1~12个月,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改良输送鞘通过法实施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并发症发生率低,近中期疗效肯定。
2014年06期 v.22;No.107 35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阅读次数:32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80 ] - 林明宽;刘浩;梁柳丹;张创良;唐梅艳;周婷;赵秋燕;韦海珠;周祥群;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评价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8例行CPVI术(6.5±3.9)个月的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结构学特点与术前做对比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I术前后肺静脉口的径线、截面积、左心房容积。结果 CPVI术后肺静脉的最大径、最小径轻度狭窄率分别为61.6%、56.3%。中度狭窄率分别为3.6%、5.4%;所有患者随访时未出现静息或活动后肺静脉狭窄的常见症状。结论 CPVI术后可引起部分患者无症状性轻度及中度肺静脉狭窄。
2014年06期 v.22;No.107 35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96 ] - 叶剑飞;郑伟峰;张茗茗;劢波;茅焕豪;刘晓凯;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血栓抽吸在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6例,将PCI中应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的31例作为试验组,未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手术前后的心肌梗死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TIMIⅢ级与出院前LVEF值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LVED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结果提示,血栓抽吸结合经桡动脉直接PCI操作简单,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行性。
2014年06期 v.22;No.107 361-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阅读次数:25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61 ] - 刘莉莉;王立君;周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早发或晚发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分析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1358例AMI住院患者,经确诊为AMI合并新发房颤患者88例,根据房颤发生的时间是否在入院24 h以内,分为早发房颤组40例、晚发房颤组48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结果早发房颤组下壁心肌梗死的比例较高,而晚发房颤组前壁心肌梗死的比例较高(P<0.05);晚发房颤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Killip心功能≥2级的发生率及住院期病死率均高于早发房颤组(P<0.05)。结论 AMI合并新发房颤的发生时间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梗死相关动脉及预后有关系,可作为评估AMI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2014年06期 v.22;No.107 365-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1 ] |[下载次数:86 ] - 陈涛;郭靖;周春霞;姜志安;
目的探讨经造影导管肱动脉注射硝酸甘油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中桡动脉痉挛(RAS)的预防效果。方法连续入选TRI冠状动脉造影(CAG)成功并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包括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或)支架置入术]患者810例,其中试验组413例,对照组397例。试验组当造影导管回撤到达肱动脉水平时经造影导管注射硝酸甘油稀释液400μg(稀释至100μg/ml),对照组在造影导管抽出后经由鞘管侧管注射硝酸甘油400μg(稀释至100μg/ml),比较两组患者在指引导管送入过程中的RAS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RAS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比33%,P=0.021)。结论经造影导管肱动脉注射硝酸甘油能降低TRI中RAS的发生率。
2014年06期 v.22;No.107 369-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1 ] |[下载次数:54 ] - 张明;于乐;
目的对国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次、每日一次,强化降脂治疗,评价该治疗方案对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短期强化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2年8月至2014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辽宁省金秋医院心内科收治的ACS患者1746例,住院期间全部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次、每日一次,出院后坚持继续服用1~3个月,根据出院后坚持服用该剂量的时间分为三组,4周≤服用该剂量时间<8周的患者886例(A组),8周≤服用该剂量时间<12周的患者562例(B组),服用该剂量时间≥12周的患者298例(C组)。各组分别在出院后第4、8、12周,抽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结果血脂达标率:A组85.0%,B组86.1%,C组94.0%,总体达标率86.9%。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ALT/AST)>正常上限2倍者:A组1.6%,B组1.8%,C组1.0%。关节及肌肉症状:A组6.3%,B组1.4%,C组2.7%。CK轻度升高(2倍<CK<5倍):A组0.8%,B组0.5%,C组0%,均为良性CK升高,停药均恢复。腹部症状:A组2.3%,B组2.5%,C组4.0%。其他症状:A组3.2%,B组2.1%,C组1.7%。结论国人ACS患者PCI治疗后短期服用阿托伐他汀80 mg/次、每日一次,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2014年06期 v.22;No.107 372-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阅读次数:44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71 ] - 陈关良;李海嵘;王卫;方小丽;蔡兴赳;杨炳昂;欧阳碧山;赵军;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研究总结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02年12月至2013年10月间经导管介入治疗的173例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年龄11个月~3岁[(2.1±0.7)岁],其中男81例,女92例,体重6~15 kg[(10.2±3.6)kg];室间隔缺损直径2.5~9.0 mm[(5.1±1.7)mm],其中单纯膜周部缺损88例(50.9%),膜周部缺损并膜部瘤形成52例(30.1%),膜周部缺损并主动脉瓣脱垂13例(7.5%),嵴内型室间隔缺损20例(11.6%),置入封堵器直径4~12 mm[(6.3±2.2)mm]。随访1个月~10年[(6.2±1.3)年]。173例患者中168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7.1%,未成功的5例患者中,3例封堵器置入后出现中度主动脉瓣反流,2例导管通过缺损即多次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随访过程中,1例患儿术后第3天发生CAVB,经地塞米松治疗4 d后恢复。3例患儿在术后即刻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随访中仅1例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该患儿随访的5年中未发现心功能异常,1例患儿在随访的第4年发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之后随访的3年中未发现心功能异常。术后第1天复查心脏彩超发现4例新发的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和8例残余分流(宽约1~2 mm),发现主动脉瓣轻度反流患儿在分别随访的6个月、2年、3.5年和8.5年中未发现进行性加重,发现残余分流患儿有4例在1个月后恢复,3例在6个月后恢复,1例在1年后恢复。随访的1个月~10年间无溶血、封堵器移位或脱落、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技术,远期疗效良好。
2014年06期 v.22;No.107 376-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1 ] |[下载次数:163 ] - 马颖艳;王艳霞;徐白鸽;李娜;黄光华;王彩莲;方毅;韩雅玲;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冠心病PCI术后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因血小板聚集率不达标且CYP2C19基因异常而改用替格瑞洛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首次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100 mg,每日一次;替格瑞洛维持剂量90 mg,每日二次,持续1年。研究主要终点为随访1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一般不良事件(包括轻微出血、过敏、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后随访1个月未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脑卒中;一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2例(4%)出现呼吸困难,2例(4%)发生轻微出血,其中1例鼻出血,1例皮下淤血。应用替格瑞洛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血小板计数未明显下降。结论替格瑞洛用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安全有效。
2014年06期 v.22;No.107 380-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阅读次数:32 ] |[引用频次:59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696 ]
- 本刊编辑部;
<正>论著类论文中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m》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处理办法:(1)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但要置于最后。一般关键词不能使用缩写,如"ECG"应标引为"心电描记术"。
2014年06期 v.22;No.107 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 本刊编辑部;
<正>本刊统计学符号遵照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中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有:(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χ(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方差分析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P(相应的统计学假设检验应给出具体的检验值,如t值、χ2值、U值、F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2014年06期 v.22;No.107 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阅读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 ] - 本刊编辑部;
<正>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为此本刊对作者署名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1作者署名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条件1.1署名的意义(1)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2)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3)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信息,互相探讨,共同提高。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
2014年06期 v.22;No.107 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 本刊编辑部;
<正>根据有关科技期刊编辑格式的国家标准,本刊对论文作者单位及参考文献作者的编排格式,要求如下:1.作者署名方式:实行文题下只排姓名。作者名次请作者自行排序,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辑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同页脚注作者单位、邮政编码、单位所在的城市名、单位名称及科室名称。必要时加括号分别注姓名。
2014年06期 v.22;No.107 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 本刊编辑部;
<正>参考文献的著录应以亲自阅读的近年主要文献为限,尽量精选。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作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前1~3名全部列
2014年06期 v.22;No.107 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阅读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本刊编辑部;
<正>一稿多投是指作者把自己的同一篇稿件同时或先后投给两种以上期刊。作者故意或无意的一稿多投会给期刊出版单位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同时也会大大损害作者在其业内、在相关出版单位,以及在其他媒体中的良好声誉。就科技期刊而言,一篇稿件的录用需要经过初审、外审、三审、定稿等多个流程,录用后还需要期刊编辑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加工。如果作者同时向多个期刊投稿,势
2014年06期 v.22;No.107 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本刊编辑部;
<正>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
2014年06期 v.22;No.107 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阅读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2 ] - 本刊编辑部;
<正>文内表格的设置应有助于简洁、明了、直观地表达结果。若表的内容简单,仅少数几个统计数字,用简洁文字可表达清楚的,可删去表格,选用文字描述;若文字叙述冗长繁琐,而用表格表达便于理解,则建议作者选用表格。表、图、文字描述三者之间应无重复。表格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性。自明性即只看表,不阅读正文,即可理解统计或对比的意义。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即以表顶线、表头线、表底线3条横线为基本线条构架的表。每个表格均应有序号和表题,居中排印在表的上方。表的序号一
2014年06期 v.22;No.107 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阅读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本刊编辑部;
<正>科研论文中,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研究程序是否符合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域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2014年06期 v.22;No.107 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5 ] - 本刊编辑部;
<正>医学期刊文章的署名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它是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重要标志。但是,本刊编辑部发现,近年来,有不少作者在寄回的校样上添加了新的作者署名,有的还一次添加2人以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杂志郑重声明,本刊不赞成这种现象。为杜绝文章随意署名的不正之风,本刊敬告广大作者:不要随意在文稿
2014年06期 v.22;No.107 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阅读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 ]
- 张斌;廖洪涛;马墩亮;
<正>患者男,42岁,反复胸部不适2年,加重数个月,行走500 m后胸部压榨感。既往吸烟史,每天2包以上。体检及生化检查无特殊情况。心电图提示:Ⅲ导联q波,肢导联低电压。心脏B超提示: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48 mm,收缩末期直径3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3%。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左主干(LM)正常,左前降支(LAD)近端闭塞(图1),左回旋支(LCX)分出粗大的第一钝缘支和第三钝缘支,第三钝缘支99%狭窄(图2),右冠状动脉近端完全闭塞(图3)。造影分析:LAD闭塞端模糊,闭塞处有室间隔支分出,对应方向有小的对角支分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闭塞长度约30 mm。左回旋支的
2014年06期 v.22;No.107 401-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5K] [阅读次数:49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104 ] - 鲁硕;王亦舒;侯凤霞;
<正>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抑制剂(替罗非班)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本文报道2例PCI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应用替罗非班引起严重血小板减少后的治疗策略。病例1,女,75岁,间断胸闷、胸痛6年,加重1 d入院。脑梗死病史7年,入院至病房时血压138/78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心律齐,心音弱,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急诊心电图(图1)异位心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V1~V4导联ST段抬高0.2~0.4 mV,至病房时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实验室检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49 mmol/L,
2014年06期 v.22;No.107 403-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4K]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8 ] - 李悦;盛力;李俭强;公永太;孙党辉;李爽;邓先柱;李为民;薛竟宜;
<正>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导丝通过闭塞病变而球囊不能通过是导致PCI失败的最常见原因,约占CTO病变PCI患者的10%[1]。解决方法包括更换更强支撑力的指引导管、应用子母导管技术、球囊锚定技术、Tornus导管和斑块旋磨技术等[2-7]。更换支撑力更强的指引导管需导丝重新通过闭塞病变;子母导管技术要求CTO病变近段管腔直径足够大,且有损伤冠状动脉的风险[8];边支球囊锚定技术要求CTO病变近段有直径≥2 mm的分支血管;Tornus导管能提供
2014年06期 v.22;No.107 406-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2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17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