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臣;周鹏;孙中伟;谭宇;李健楠;盛兆雪;周金英;赵汉军;宋莉;颜红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斑块破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特征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阜外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在血栓抽吸后行OCT证实斑块破裂的33例患者。搜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危险因素、既往病史、冠状动脉造影资料、OCT影像特征和围术期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33例患者中,纤维帽厚度>65μm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2.31±0.86)×10~9/L比(1.57±0.80)×10~9/L;(0.57±0.08)×10~9/L比(0.44±0.14)×10~9/L;(0.05±0.03)×10~9/L比(0.03±0.02)×10~9/L]明显高于纤维帽厚度≤65μ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胆固醇结晶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无胆固醇结晶患者[(0.04±0.06)×10~9/L比(0.10±0.09)×109/L,P=0.028];前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显著高于后者[(8.35±6.13)比(4.97±2.01),P=0.020]。具有白血栓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无白血栓组(P=0.038)。钙化斑块患者单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无钙化斑块患者(P<0.05)。有巨噬细胞浸润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165.72±85.93)比(113.47±19.13),P<0.05)]。OCT特征数量的增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逐渐升高,但仅单核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可能与AMI患者斑块破裂的OCT特征有关,提示炎症水平与斑块破裂有关。
2017年08期 v.25;No.145 42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阅读次数:6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140 ] - 黄欣;罗永百;吴昊谕;陈方圆;张勇;方媛;郭宁;
目的利用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入院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 118例NSTE-ACS患者按照入院时HbA_(1c)水平以三分位法分为低水平组(HbA_(1c)≤5.6%)、中水平组(HbA_(1c)5.7%~6.4%)、高水平组(HbA_(1c)≥6.5%),对罪犯病变进行IVUS检查。结果与HbA_(1c)低水平组及中水平组相比,高水平组患者平均体重指数较高,糖尿病史、血脂异常病史比例更高。HbA_(1c)高水平组患者三支病变(52.4%比16.7%比25.0%)、弥漫性病变(61.9%比11.1%比15.0%)较低水平组及中水平组更为多见;但单支病变(19.0%比58.3%比45.0%)、局限病变(14.3%比61.1%比60.0%)较低水平组及中水平组更为少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VUS检查结果显示,HbA_(1c)高水平组患者最小管腔面积[(2.81±0.61)mm~2比(3.50±0.47)mm~2比(3.53±0.53)mm~2]较低水平组以及中水平组更小,斑块负荷[(86.83±3.93)%比(75.59±3.48)%比(75.15±4.93)%]、重构指数[(1.34±0.95)比(0.90±0.19)比(1.12±0.11)]较低水平组以及中水平组更高,软斑块(47.6%比22.2%比30.0%)、破裂斑块(52.4%比16.7%比45.0%)较低水平组以及中水平组更为常见,纤维斑块(9.5%比30.6%比20.0%)、混合斑块(21.4%比33.3%比35.0%)较低水平组以及中水平组更为少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入院HbA_(1c)水平与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易损性有关。
2017年08期 v.25;No.145 427-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阅读次数:31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167 ] - 许敏;郭金成;徐荣;王国忠;柳子静;牛丹;高国旺;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导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接受急诊PCI并行OCT检查的STEMI患者100例,利用OCT检查明确STEMI发病机制,评价PCI即刻效果,随访12个月观察预后。结果 17例(17.0%)患者因OCT图像欠清晰未能明确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其中15例置入支架;其余83例患者中斑块破裂54例(65.1%,54/83)、斑块侵蚀22例(26.5%,22/83)、钙化结节2例(2.4%,2/83)、支架贴壁不良致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2.4%,2/83)、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1.2%,1/83)、冠状动脉痉挛2例(2.4%,2/83),其中68例置入支架。83例置入支架、造影成功的患者中,OCT发现支架术后造影不易识别的支架贴壁不良、组织脱垂、支架膨胀不全患者18例(21.7%,18/83);支架边缘夹层16例(19.3%,16/83),其中血流受限需要干预的支架近端夹层2例(2.4%,2/83)。17例未置入支架患者中冠状动脉痉挛2例、血栓负荷重1例,其余14例(斑块破裂7例、斑块侵蚀4例、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因OCT检查残余狭窄<70%、TIMI血流Ⅲ级未置入支架。随访(11.0±4.0)个月,除1例院内死于心源性休克和1例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外,所有出院患者均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 OCT可以检测出约1/4 STEMI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多种不良特征并进行治疗。
2017年08期 v.25;No.145 432-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阅读次数:38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16 ] |[下载次数:100 ] - 郭雪原;董建增;龙德勇;喻荣辉;汤日波;白融;刘念;桑才华;蒋晨曦;李松南;马长生;
目的比较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二尖瓣峡部心房扑动(房扑)患者不同消融策略,探讨复发二尖瓣峡部相关房扑的优化消融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后复发,术中电生理检查明确为二尖瓣峡部相关房扑的患者74例。根据再次消融时不同消融策略分为两组:心动过速下消融组(A组,43例)和复律后窦性心律下消融组(B组,31例)。消融终点均为双侧肺静脉电隔离以及左心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三尖瓣峡部线的双向传导阻滞。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情况下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二尖瓣峡部阻断、肺静脉、左心房顶部线及三尖瓣峡部消融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132.5±29.6)min比(150.2±41.1)min,P=0.044]、透视时间[(23.1±8.6)min比(27.9±7.2)min,P=0.011]和消融时间[(14.0±4.1)min比(16.3±4.7)min,P=0.027]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16.9±6.3)个月,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结论持续性房颤初次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二尖瓣峡部相关房扑的患者,复律后窦性心律下消融与心动过速下消融相比更为简化,长期随访窦性心律维持率无显著差异。
2017年08期 v.25;No.145 437-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9 ] |[下载次数:137 ] - 崔军凯;余阳;周文君;柳梅;
目的比较三种抗栓策略对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1年内需接受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冠心病行DES置入术且正行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并于置入1年内需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42例,根据抗栓策略分为三组。替罗非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患者均于术前5~7 d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30 min内以0.4μg/(kg·min)静脉输注替罗非班,30 min后调整速度为0.1μg/(kg·min),继而以0.1μg/(kg·min)的速度维持,肌酐清除率下降的患者减量;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克塞)4000 AxaIU皮下注射,每日1次;阿司匹林组仅继续使用阿司匹林75 mg,每日1次。三组患者术后根据分组继续使用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钠或阿司匹林直至重新恢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有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三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围术期均无患者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低分子肝素组有1例患者心电图出现ST-T改变,但无自觉症状,考虑与糖尿病导致的心脏交感神经变性有关。阿司匹林组有3例出现心电图ST-T改变,其中2例为心绞痛发作,1例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诊断为前降支支架内血栓形成,给予血栓抽吸等处理后好转。三组患者均无心血管相关性死亡。三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有1例股骨头置换术后出现伤口渗血,皮下瘀斑,未特殊处理,自行好转。低分子肝素组1例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未见呕血,给予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替罗非班和低分子肝素可作为中断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期间的"过渡治疗",可安全有效地用于DES置入术后需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
2017年08期 v.25;No.145 442-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阅读次数:3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293 ] - 张源;王君;汪智全;张睿;孙健;张澎湃;李毅刚;王群山;
目的了解并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单次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应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对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250例患者纳入分析,射频消融术后患者SF-36量表基线及3个月后不同时间点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线和术后3个月时生理健康(PCS)评分[(70.6±17.1)分比(72.9±10.7)分,P=0.078]、心理健康(MCS)评分[(70.9±12.3)分比(71.8±12.5)分,P=0.44]及SF-36量表总分[(70.8±13.0)分比(72.3±10.3)分,P=0.1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发现,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是否复发、吸烟、心功能、高血压病、服用的抗凝药物类型与生活质量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后复发与生活质量(PCS,β=―3.162,P=0.036;MCS,β=―5.675,P=0.001;SF-36总分,β=―4.385,P=0.003)呈负相关,服用华法林与MCS(β=―4.020,P=0.014)呈负相关,吸烟与PCS(β=―3.129,P=0.037)呈负相关。结论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相对稳定,消融结果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达比加群酯和吸烟对生活质量也有一定影响。
2017年08期 v.25;No.145 447-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阅读次数:31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312 ] - 刘浩;黄小勇;吴文辉;郭曦;刘光锐;韩晓峰;黄连军;
目的探讨血肿累及主动脉弓部对复杂型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复杂型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69例,其中男58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1±8.9)岁,所有患者均在局麻强化下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A组为血肿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B组为血肿未累及弓部的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近中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2例患者于术中出现支架相关性新发破口造成A型主动脉夹层,急转外科手术,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支架相关新发破口,转外科手术。B组1例患者于术后1年复查出现支架相关新发破口,后保守治疗失访,1例于围术期发生截瘫。结论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弓部受累尚不能作为腔内治疗围术期支架相关性新发破口的危险因素,但需进一步研究证明。同时术后严格控制血压对预防近中期支架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
2017年08期 v.25;No.145 452-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阅读次数:71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131 ]
- 本刊编辑部;
<正>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根据本刊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定稿会专家、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
2017年08期 v.25;No.145 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 本刊编辑部;
<正>(1)署名的意义:(1)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2)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3)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信息,互相探讨,共
2017年08期 v.25;No.145 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本刊编辑部;
<正>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能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
2017年08期 v.25;No.145 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阅读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 ] - 本刊编辑部;
<正>参考文献的著录应以亲自阅读的近年主要者为限,尽量精选。按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
2017年08期 v.25;No.145 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本刊编辑部;
<正>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在这行上面,
2017年08期 v.25;No.145 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 周鹏;颜红兵;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否导致临床事件取决于管腔狭窄程度、斑块特征和炎症状态。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显示血管的直径狭窄程度,而不能提供关于血管壁的结构和成分的信息~([1])。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技术可以更深
2017年08期 v.25;No.145 457-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阅读次数:38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150 ] - 廖念西;刘健;
<正>冠状动脉主支动脉的狭窄,甚至闭塞是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血管病变的检查、评估和干预手段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作为冠状动脉循环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冠状动脉微循环的病变则是最终导致患者心肌细胞缺血坏死的罪魁祸首。近年来,对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评估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
2017年08期 v.25;No.145 461-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245 ] - 杨峻青;李泽杭;涂圣贤;
<正>1血流储备分数(FFR)原理FFR系心肌FFR(FFRmyo)的简称,定义为当前冠状动脉(健康或病变)能为下游心肌提供的最大血流量(Q_(max)~s)与假设冠状动脉完全健康时能提供的最大血流量(Q_(max)~N)之比。心肌血流量与灌注压呈线性相关;用腺苷或腺苷三磷酸(ATP)等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微循环造成最大心肌充血时,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达到最小极限值,
2017年08期 v.25;No.145 464-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阅读次数:62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483 ] - 李健楠;颜红兵;
<正>变异型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短暂、反复痉挛引起的,心电图相应导联表现为ST段抬高的特殊类型心绞痛~([1])。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达17%~([2])。大多数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正常,对于其处理临床上常常束手无策。由于目前对于冠状动脉痉挛的结构、成因和机制认识不足,临床上无法进行风险分层,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2017年08期 v.25;No.145 469-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阅读次数:28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141 ] - 范媛媛;赵威;孙超;高炜;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目前全球的首要死亡病因,尽管发达国家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已经进入平台期,国内的发病率仍逐年上升,2015年国内心血管发病率为(56~66)/1000人,死亡率为(2.9~3.5)/1000人~([1])。不断成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优化的药物治疗并没有持续有效地改
2017年08期 v.25;No.145 471-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14 ] |[下载次数: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