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345795

临床研究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特征及预后分析

    李红;贾若飞;孟帅;屈超;金泽宁;

    目的分析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IABP辅助行PCI的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97例,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62例)和死亡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住院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97例患者平均年龄(57.3±14.7)岁,入院时平均动脉压(53.3±14.6)mmHg(1 mmHg=0.133 kPa)。两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肌酸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存活组患者年龄、2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均P<0.05)。IABP置入前后,存活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的升高水平显著大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升高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罪犯血管在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完全血管化,TIMI血流Ⅲ级,症状发作-球囊扩张时间,进门-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患者罪犯血管在左主干比例、术后24 h CK-MB值、术后24 h cTnI值显著小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T段回落>50%比例显著大于死亡组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急性肾损伤、床旁血滤、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IABP辅助PCI存在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死亡组患者表现为高龄、合并2型糖尿病及陈旧性心肌梗死,且存在较高的再发心肌梗死、急性肾损伤等住院不良事件,对该类患者应强化院内监护,警惕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

    2017年03期 v.25;No.140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阅读次数:37 ] |[引用频次:26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187 ]
  • 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的临床疗效及长期随访结果

    肖家旺;朱鲜阳;王琦光;张端珍;崔春生;张坡;孟立立;陈火元;赵明;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以及长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住院并应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或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成功封堵的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患者,封堵术后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共入选15例患者,其中男11例,年龄21~48(35.50±8.79)岁,体质量为54~90(71.9±13.47)kg。15例患者中右冠状窦破裂11例(11/15),无冠状窦破裂4例(4/15);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为(2.56±0.63)级;术前测量肺动脉平均压为13.33~41.67(25.38±8.21)mmHg(1 mmHg=0.133 k Pa),Qp/Qs比值为1.34~2.81(1.93±0.39);主动脉造影测量破口直径为4~10(6.42±1.92)mm。6例采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9例采用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后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低于术前平均压[(15.24±4.75)mmHg比(25.38±8.21)mmHg,P<0.05];手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末次随访患者心胸比值、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肺动脉直径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所有患者随访35~132(78.6±28.57)个月,末次随访时NYHA心功能分级分布在Ⅰ~Ⅱ级,与术前比较,心功能均显著改善(P<0.01)。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封堵器移位、严重残余分流、血栓形成、严重主动脉瓣反流、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细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封堵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安全、有效,且长期随访结果良好。

    2017年03期 v.25;No.140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8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126 ]
  • 经皮左心室重建术对心尖部室壁瘤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术后即刻心排量的影响

    王建;赖可可;张哲义;苏茂龙;王焱;

    目的评价经皮左心室重建术对心尖部室壁瘤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术后即刻心排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行经皮左心室重建术的心尖部室壁瘤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25例。监测患者在经皮左心室重建术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5例患者中男23例(92.0%),平均年龄(65.4±11.9)岁,体重指数(23.2±4.0)kg/m2。共24例(96.0%)患者成功进行经皮左心室重建术,1例因装置无法达到最佳位置而终止手术。PARACHUTE装置植入后,患者心排量[(4.85±0.93)L/min比(3.83±0.72)L/min,P<0.01]、心排量指数[(2.90±0.82)L/(min·m~2)比(2.32±0.74)L/(min·m~2),P<0.01]均显著高于开伞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苏后患者的心功能仍保持稳定,心排量[(5.01±0.92)L/min比(3.83±0.72)L/min,P<0.01]、心排量指数[(3.01±0.87)L/(min·m~2)比(2.32±0.74)L/(min·m~2),P<0.01]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左心室重建术后即刻明显提高心尖部室壁瘤形成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排量和心排量指数,这可能与植入物即刻改善心尖部室壁瘤的矛盾运动相关。

    2017年03期 v.25;No.140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107 ]
  • 多发性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治疗中封堵器的个体化运用

    张蕾;周达新;赵维鹏;潘文志;张晓春;葛均波;

    目的评估多发性房间隔缺损(mfASD)经导管封堵治疗中个体化选择封堵器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06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住院的mfASD患者共76例,收集患者临床及随访数据。结果 76例患者中男性18例,年龄18~75(42.3±14.9)岁。房间隔缺损(ASD)形态学特点为:60例(78.9%)为双孔性ASD;16例(21.1%)为筛孔性ASD,其中有3例(3.9%)为卵圆孔未闭(PFO)合并ASD,13例(17.1%)合并房间隔瘤。73例(96.1%)患者器械封堵成功,其中26例(35.6%)使用双封堵器封堵成功(双封堵器组),47例(64.4%)使用单封堵器封堵成功(单封堵器组)。在单封堵器组中,有7例(14.9%)患者使用测量球囊辅助后封堵成功。单封堵器组使用大小边型封堵器比率高于双封堵器组[11例(23.4%)比3例(11.5%),P=0.3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封堵器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双封堵器组(4.3%比19.2%,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残余分流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mfASD应根据ASD的形态学个体化选择封堵器,对于特定的患者使用双封堵器治疗mfASD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2017年03期 v.25;No.140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阅读次数:9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111 ]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艾民;刘广学;颜昌福;夏福纯;周双陆;贺剑;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术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攀钢集团总医院心内科住院疑似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并行CAG的患者2264例,根据术后发生CIN情况分为非CIN组(2162例)及CIN组(102例),分析患者临床基线资料、Hcy、肌酸酐(creatinine,C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非CIN组年龄[(51.3±11.4)岁比(57.2±13.6)岁,P=0.031]、糖尿病(12.3%比25.5%,P=0.017)、慢性肾病(4.2%比12.7%,P=0.025)及对比剂剂量[(122±21)ml比(147±24)ml,P=0.012]均显著低于C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CIN组血红蛋白(Hb)[(131.5±10.4)g/L比(109.3±9.6)g/L,P=0.04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7.7±6.7)%比(50.3±5.1)%,P=0.044]均显著高于C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慢性肾病、对比剂剂量、Hb、LVEF、Cr及Hcy水平升高是发生CIN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非CIN组Hcy水平显著低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1±6.71)μmol/L比(21.74±11.9)μmol/L,P<0.05],但两组患者Cr及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2 h非CIN组Cr显著低于CIN组[(69.34±19.54)μmol/L比(87.34±21.38)μmol/L,P=0.013],而eGFR显著高于CIN组[(79.34±19.54)ml/min比(67.34±21.38)ml/min,P=0.01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Hcy水平与术后Cr呈正相关(r=0.547,P<0.01),但与术后eGFR呈负相关(r=-0.271,P<0.01)。结论 CAG术前Hcy水平可作为预测术后发生CIN的有效指标之一。

    2017年03期 v.25;No.140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阅读次数:33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58 ]
  • 替格瑞洛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浆腺苷浓度的临床研究

    母永超;王小飞;蔡林;

    目的比较服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后血浆中的腺苷浓度,并分析其对发生不良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住院的18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90例),给予替格瑞洛90 mg、每日2次;对照组(90例),给予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 d、90 d时血浆中腺苷的浓度,观察分析相关临床效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0 d腺苷浓度[(1.65±0.16)μmol/L比(0.71±0.08)μmol/L,P<0.001]、90 d腺苷浓度[(1.65±0.14)μmol/L比(0.72±0.06)μmol/L,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30 d(3.3%比13.3%,P<0.05)、90 d(6.7%比15.6%,P<0.05)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0 d、90 d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服用替格瑞洛可明显增加血浆中腺苷的浓度,同时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应。

    2017年03期 v.25;No.140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105 ]
  • 不同性别老年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预后分析

    王芳;左长鹏;纵静;李芳芳;徐路红;雍辉;刘加立;钱文浩;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接受PCI的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总共169例,根据性别分为女性组(71例)和男性组(9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特征,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预后。结果女性组吸烟比例(2.8%比49.0%,P<0.001)显著低于男性组,但高脂血症比例[56.3%比38.8%,P=0.024]显著高于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略高于男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组患者入院时总胆固醇[(5.41±1.17)mmol/L比(4.42±1.00)mmol/L,P<0.001]、三酰甘油[(1.96±1.14)mmol/L比(1.54±0.73)mmol/L,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9±1.00)mmol/L比(2.57±0.74)mmol/L,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1±0.29)mmol/L比(1.23±0.24)mmol/L,P<0.001]均显著高于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尿素氮[(5.25±1.96)mmol/L比(5.98±1.64)mmol/L,P=0.009]、肌酸酐[(56.03±14.71)μmol/L比(73.26±23.79)μmol/L,P<0.001]、尿酸[(279.62±86.18)μmol/L比(307.33±71.59)μmol/L,P=0.024]、胱抑素C[(0.87±0.15)mg/L比(0.97±0.22)mg/L,P=0.002]、总胆红素[(12.31±3.85)μmol/L比(13.93±5.10)μmol/L,P=0.026]均显著低于男性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中位数时间为17个月,女性组总体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组(25.4%比11.2%,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老年患者远期预后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组不良事件较男性组发生率明显升高。

    2017年03期 v.25;No.140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75 ]
  • 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临床研究

    赵兵兵;李滔;田刚;孙中华;

    目的回顾性分析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旋磨术(rotational atherectomy,RA)联合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置入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评估RA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行RA联合DES置入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65处病变,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资料,收集临床信息,并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评估其预后。结果 60例患者65处病变中成功完成RA并置入DES共62处病变(95.3%),术后狭窄程度由(90.7±6.2)%降至(19.5±6.6)%,术中发生并发症4例(6.7%),经处理均取得较好效果。60例患者中59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3.3±10.6)个月,1例患者术后10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1例患者术后16个月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患者术后7个月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4个月、17个月猝死,考虑为心源性死亡。结论 RA联合DES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手术成功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预后。

    2017年03期 v.25;No.140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阅读次数:28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116 ]

消息

  •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定稿会在京召开

    <正>2017年3月23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定稿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张耀华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心血管药物专业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

    2017年03期 v.25;No.140 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8 ]
  • 2017年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指南宣贯项目在京启动

    <正>2017年3月23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联合主办的"2017年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指南宣贯项目"(心指南针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同时还召开了《血脂异常合理用药指南》新书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张耀华主任、人民卫生出版社杜贤总编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北京大学

    2017年03期 v.25;No.140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阅读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 ]

文献摘译

读者·作者·编者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建议的规范医学名词

    本刊编辑部;

    <正>~~

    2017年03期 v.25;No.140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阅读次数: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 ]
  • 本刊网站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投入使用

    本刊编辑部;

    <正>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根据本刊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定稿会专家、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理的需要,并实现各类查询功能。

    2017年03期 v.25;No.140 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作者志谢

    本刊编辑部;

    <正>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能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3)以名人、知名专家包

    2017年03期 v.25;No.140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阅读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作者署名

    本刊编辑部;

    <正>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为此,本刊对作者署名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作者署名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条件:(1)署名的意义:(1)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2)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

    2017年03期 v.25;No.140 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 ]

综述

  •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高旸;丁嵩;何奔;

    <正>近年来,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主要代表的介入治疗已经逐渐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PCI术使用的支架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已从最早的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发展到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DES作为冠状动脉狭窄血运重建治疗的选择之一被写入了《2012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merican College of

    2017年03期 v.25;No.140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阅读次数:37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234 ]
  • 冠心病诊断:从解剖成像到功能评价

    陈俊;张璋;于铁链;

    <正>1964年Sones完成第一例主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1]),使我们能够真正通过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直接评价冠心病。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迅速发展,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已成为最常用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尽管CAG和CTA均可以对冠状动脉解剖状况进行精确评价,但其功能评价精确性效果并不理想。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并不能直接反映

    2017年03期 v.25;No.140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201 ]
  • 冠状窦缩窄装置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潘德禄;

    <正>难治性心绞痛是指长期慢性的心绞痛达到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心绞痛分级Ⅱ~Ⅲ级,给予优化药物治疗(该部分包括不适合血运重建的患者)、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仍不能缓解并有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难治性心绞痛在心绞痛患者中比例并不低,据估计美国每年有超过10万人被确诊为难治性心绞痛~([1])。目前难治性心绞

    2017年03期 v.25;No.140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阅读次数:42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89 ]

病例报告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循环崩溃成功抢救2例

    潘文志;张蕾;张晓春;管丽华;周达新;葛均波;

    <正>1临床资料病例1男,82岁。因"反复胸闷气促2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入院查体:体型瘦弱,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0次/min,律齐,心界临界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四肢外周动脉搏动弱。实验室检查示:肝、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显著增厚、钙化,最大跨瓣压差70 mmHg,瓣口面积

    2017年03期 v.25;No.140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阅读次数:33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201 ]
  •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罕见外周血管损伤2例

    王琥;梁云峰;游涛;颜景涛;杨化浩;贾德安;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74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8年,加重10 h"于2013年12月26日入住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口服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2006年、2009年先后2次在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规律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美托洛尔25 mg、每日2次等药物。本次发病10 h前无明显诱因下症

    2017年03期 v.25;No.140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阅读次数:76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70 ]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非靶血管急性闭塞3例

    吴志红;胡喜田;徐雷;唐检明;都伟;王云英;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75岁。主因"间断胸闷16 h,加重3 h"于2012年1月2日急诊入住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患者16 h前出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为压榨样疼痛,持续4~5 min自行缓解,胸痛与活动无明显关系,未在意。3 h前又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未缓解,伴出汗。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入院查体:血压90/59 mmHg(1 mmHg=

    2017年03期 v.25;No.140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9K]
    [阅读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15 ] |[下载次数:3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