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昕晔;凌云鹏;郭丽君;
目的通过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sion,HCR)SYNTAXⅠ评分特征进行分析和观察不同阶段SYNTAXⅡ评分变化,评价依据术前SYNTAXⅡ评分选择HCR手术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分站式HCR的患者共50例,计算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前总SYNTAXⅠ评分,据此计算术后SYNTAXⅠ评分及预估SYNTAXⅡ评分,比较预估的MIDCAB术后SYNTAXⅡ评分与实际SYNTAXⅡ评分的差异。结果在MIDCAB术前SYNTAXⅠ评分为36.00(13.00,70.50)分,SYNTAXⅠ评分>33分患者29例(58.0%),MIDCAB术后残余病变SYNTAXⅠ评分为11.50(7.00,18.50)分,较术前SYNTAXⅠ评分降低21.50(9.0,27.50)分。MIDCAB术前肌酐清除率(Ccr)为72.53(32.00,137.03)ml/min,术后复查Ccr为82.48(33.05,145.00)ml/min,较MIDCAB术前增加了8.87(–20.12,41.73)ml/min(P<0.001)。MIDCAB术前预测术后SYNTAX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评分为27.25(15.80,45.90)分,实际评分为27.20(15.90,52.30)分,增加了1.60(–4.80,1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预测行PCI的4年死亡率为5.45%(2.00%,23.50%),实际死亡率为5.40%(2.10%,36.90%),增加了0.6%(–5.40%,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DCAB术前预测术后SYNTAX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评分为23.20(5.20,43.70)分,实际评分为23.65(4.20,40.70)分,增加了0.60(–6.30,5.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术前预测行CABG的4年死亡率为3.90%(0.90%,20.10%),实际死亡率为4.05%(0.80%,15.90%),增加了0.20%(–7.6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根据MIDCAB术前预估的SYNTAXⅡ评分,10.0%(5/50)患者行PCI术后4年死亡率低于CABG;对MIDCAB术后SYNTAXⅡ评分进行预测,该比例为38.0%(19/50),而实际比例为42.0%(21/50),预测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比例为90%(45/50,P=0.125)。结论预估MIDCAB术后SYNTAXⅡ评分指导手术策略的尝试是可行的。MIDCAB术前、术后SYNTAXⅡ评分的变化主要来源于术后Ccr的改善。
2019年01期 v.27;No.162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阅读次数:56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13 ] |[下载次数:77 ] - 张剑;荆全民;王效增;马颖艳;王耿;刘海伟;王斌;徐凯;刘丹;韩雅玲;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收治行PCI的CTO患者1951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117例、中年组(45~59岁)773例和老年组(≥60岁)1061例。患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PCI相关资料及住院结果均来源于我院心内科冠心病PCI数据库。结果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在男性比例(100.0%比91.2%比66.4%,P<0.001)、体重指数[(26.9±3.6)kg/m2比(26.3±5.0)kg/m2比(25.2±3.7)kg/m2,P<0.001]、吸烟者比例(73.5%比68.6%比47.2%,P<0.001)、饮酒者比例(45.3%比43.9%比27.0%,P<0.001)、肌酐清除率[(129.6±34.5)ml/min比(110.2±32.7)ml/min比(83.7±28.6)ml/min,P<0.001]、血三酰甘油[(2.75±2.88)mmol/L比(2.52±2.27)mmol/L比(1.96±1.32)mmol/L,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1±1.19)mmol/L比(2.36±0.95)mmol/L比(2.32±0.89)mmol/L,P=0.011]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青年组均为最高值;而不稳定型心绞痛者比例(61.5%比78.8%比75.1%,P<0.001)、高血压病者比例(52.1%比54.5%比66.1%,P<0.001)及卒中病史者比例(0.0比6.3%比10.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青年组均为最低值;病变血管支数[(2.19±0.76)支比(2.19±0.77)支比(2.30±0.73)支,P=0.005]及CTO闭塞时间[(11.7±2.8)个月比(26.3±8.6)个月比(26.7±8.4)个月,P=0.0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青年组均为最低值;靶血管成功率(86.8%比89.0%比84.1%,P=0.009)、完全血运重建率(40.2%比36.6%比31.5%,P=0.026)和平均支架直径[(2.90±0.28)mm比(2.84±0.28)mm比(2.82±0.28)mm,P=0.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CTO血管分布、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值、CTO病变长度、CTO病变直径和CTO病变特征(刀切状CTO、CTO存在桥侧支和CTO病变近端有分支)、对比剂剂量、CTO手术时间、平均支架数和平均支架长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青年CTO患者具有典型的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且可能由于病史时间较短,使其具有较高的靶血管成功率和完全血运重建率。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应贯彻于疾病预防的始终。
2019年01期 v.27;No.162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11 ] |[下载次数:119 ] - 杨雪瑶;栗佳男;韩烨;贺毅;张丽君;王月丽;宋现涛;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结果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的心肌室壁运动和心肌存活情况及其与CTO血管的对应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至少有1支血管存在CTO病变的患者128例,入院后均行CMR检查。将左心室划分为17个心肌节段,对每个心肌节段进行室壁运动及延迟强化透壁程度评分,并记录CMR测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结果 149支CTO血管供应区域中,仅有11.5%的心肌节段透壁梗死,而58.6%的心肌节段不存在心肌梗死,延迟强化透壁程度≥75%的患者的LVEF最低,EDV及ESV最高。结论 CMR检出大多数CTO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室壁运动异常及心肌梗死。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明显心功能下降及心室重构,但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仅占很小一部分。
2019年01期 v.27;No.162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227 ] - 白英楠;邓欣;张亚琦;李智行;潘文志;周达新;葛均波;
目的通过多排计算机断层成像(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和超声心动图,比较严重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和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患者主动脉根部解剖特征,为AR新型器械设计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连续入组就诊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患有严重AS或AR并计划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共170例,其中包括AR组57例,AS组11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D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AR组患者平均主动脉瓣环直径[(26.4±3.7)mm比(25.2±2.9)mm,P=0.001]、平均升主动脉直径[(38.3±6.9)mm比(33.9±6.7)mm,P<0.001]和主动脉窦直径[(38.9±6.9)mm比(32.7±4.5)mm,P<0.001]均大于AS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左冠状动脉开口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AR组患者右冠状动脉开口高度[(17.5±5.0)mm比(15.3±3.3)mm,P=0.010]高于A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S和AR患者主动脉解剖学比较结果可为AR新型器械设计和TAVR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
2019年01期 v.27;No.162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阅读次数:39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10 ] |[下载次数:263 ] - 李琪;刘健;卢明瑜;赵红;马玉良;曹成富;刘传芬;宋俊贤;滕玮利;王伟民;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4日至2018年8月24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的全部患者22例,共有24处冠状动脉病变。这些病变类型包括反复支架内再狭窄、球囊无法通过或扩张的严重狭窄、无法行导丝交换的严重钙化、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术中联合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旋磨或其他常规介入治疗手段,置入或不置入支架。结果 24处病变手术即刻成功比例为23/24。未获即刻成功的1例患者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导丝成功通过后激光导管无法通过病变处,其他器械也无法通过。最终19/24的病变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中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穿孔导致急性心脏压塞)。结论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用于支架内再狭窄(尤其是反复再狭窄)、球囊无法通过或无法充分扩张的严重狭窄、无法进行导丝交换的严重钙化以及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可以为其他器械通过及支架置入创造条件,提高此类病变的手术成功率,临床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是一种有益的介入治疗手段。
2019年01期 v.27;No.162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阅读次数:49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13 ] |[下载次数:205 ] - 龚晓璇;应良红;李江津;张清;田晓沂;马树人;张喜文;李振;
目的评估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联合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比值(monocyte to HDL-C ratio,MHR)对非左主干临界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12个月的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非左主干临界病变且需要行PC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共184例,检测入院时单核细胞计数与HDL-C水平并计算MHR。行IVUS检查判断罪犯病变处斑块稳定性,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稳定组(44例)与斑块不稳定组(140例)。所有患者均至少满足斑块不稳定或最小管腔面积<4 mm2中的一项,对上述患者行PCI。随访患者PCI术后12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斑块不稳定组的MHR值[(22.6±8.4)比(14.1±7.2),P<0.001]显著高于斑块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结果显示,MHR切点值为16.05时对非左主干临界病变患者PCI术后12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最大(AUC 0.78,95%CI 0.71~0.85,P<0.001),敏感度为74.2%,特异度为77.0%。斑块不稳定且MHR值>16.05是PCI术后12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调节HR 3.26,95%CI 2.48~4.14,P=0.020)。结论 IVUS联合MHR对非左主干临界病变行PCI的患者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2019年01期 v.27;No.162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阅读次数:46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17 ] |[下载次数: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