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345795

  • 表皮生长因子对内膜损伤后冠状动脉收缩及平滑肌细胞作用的研究

    周玉杰,汪丽蕙,朱小军,牛大地,周爱儒

    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弹性回缩及平滑肌细胞增殖是血管再狭窄的重要原因。本文着重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大鼠冠状动脉收缩作用及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分裂增殖的影响,并观察细胞表面EGF受体的调节特点。应用不同浓度的EGF作用于内膜损伤后的冠状动脉环,观察收缩强度的变化,分析不同浓度的EGF对培养的SMC3H-TdR掺入率及分裂增殖的影响,并利用125I-EGF分析受体密度变化。结果显示,浓度为1×10-10-1×10-6mol/L的EGF可引起大鼠冠状动脉呈剂量依赖性收缩反应(r=0.916,P<0.001),其Emax为110.5mg,EC50为9.67nmo/L。在同时存在0.5%的胎牛血清(FCS)时,EGP能促进SMC的3H-TdR掺入率,该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r=0.852,P<0.05)。EGF在0.5%FCS中有显著的促SMC分裂增殖作用,与10%FCS对照有显著差异(P<0.001)。1×10-13mol/LEGF单独存在时,未显示出明显致分裂活性。在显著分裂增殖的SMC中,每个细胞表面受体约是缓慢增殖细胞的11倍(4200/3800),EGF受体明显上调,故EGF对增殖期细胞作用尤为突出?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阅读次数:16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 人尿激酶原cDNA在牛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康宁玲,赵秀文,张少雄,杨芳,丁金凤

    本实验将人的尿激酶原(Pro-UK)cDNA导人体外培养的胎牛主动脉内皮细胞(EC),得到了表达该基因的转化细胞,以期覆盖血管内支架或小口径人工血管(<4mm)等移植物达到防止血栓形成,提高移植物通畅率的目的。利用磷酸钙盐沉淀法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N2-CMV·UK导人包装细胞PA317,获得了含有重组逆转录病毒(Pro-UKRNA序列)的培养上滑。用机械刮取胎牛主动脉内腔面分离EC,进行常规培养。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7代以内的牛EC,并经G4l8筛选得到抗性细胞。Southernblot分析表明ProUKcDNA已整合进EC基因组。以鼠抗人的Pro-UK单克隆抗体为一抗,作细胞免疫组化分析(L5A8法),抗性细胞胞浆中出现阳性棕色颗粒,对照细胞为阴性结果。溶圈实验测得尿激酶原分泌量约为23U/106细胞/24小时。上述结果证明人Pro-UKcDNA已整合入牛EC基因组,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作用。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阅读次数:11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瓣口面积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间相互关系研究

    张维东,张金荣,杨燕斐,刘晓惠,朱小玲,张桂珍,张燕,吕树铮,吴学思,陈湛

    自1992年11月至1994年6月,8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在本院接受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TMC),其中男性24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40.7±9.6岁(20~62岁)。均于PTMC前后经超声心动图测二尖瓣口面积(MVA)、跨二尖瓣压力阶差(MPG),术中测肺动脉压力(PAP)及左心房压力(LAP)。结果:PTMC术后,MVA显著增加(P<0.001),MPG、PAP及LAP均显著降低(P<0.001);MVA平均增加100%以上,PAP和LAP平均降低30%~40%,MVA增加百分数(△MVA)与PAR(△PAP)或/和LAP降低百分数(△LAP)间大致呈3:1比例,△LAP与△MVA有显著相关性,,r=0.25,P<0.05;△PAP与△LAP间也有非常显著相关性,r=0.52,P<0.001;由△LAP可分别判断、推算△MVA及△PAP。结论:本研究提示,PTMC后LAP降低百分数与MVA增加百分数及PAP降低百分数显著相关,由前者可推测后二者变化,可使PTMC效果的判断更简明,并建议将LAP降低1/3作为PTMC成功的主要标志。本研究结果有明显临床实用价值,对国内基层医院开展此术更具?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阅读次数:18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1 ] |[下载次数:29 ]
  • 经静脉植入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器一例

    刘传木,田明坤,李明平,苏晞,顾春英,李启田,石玉杰,乔鲁军,巩叶辉

    经静脉植入自动起搏复律除颤器一例刘传木,田明坤,李明平,苏晞,顾春英,李启田,石玉杰,乔鲁军,巩叶辉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发作心悸、头晕半年,晕厥4小时入院。查体:Bp9/4kPa,咽部充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无音。心界向左轻度扩大,心率...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 ]
  • 简易快速的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李大元,丁文惠,赵丽,张钧华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简单、快速、低廉、实用的小动物动脉血栓模型,为溶栓药物研究提供手段。经鼠右髂动脉插管至腹主动脉最下端监测血压,左颈静脉插管以备给药,用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注浸渍过的滤纸条覆盖在分离的腹主动脉表面诱导血栓形成。结果显示:(1)10%~70%三氯化铁溶液能在57±3min到14±3min内形成血栓,35%三氯化铁为最适宜的浓度;(2)35%三氯化铁溶液诱导血栓形成时,在26分钟后腹主动脉压下降至最低值,为血栓形成前的23%;(3)血栓组成包括血小板、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网状结构。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可诱导血栓形成,符合动脉血栓特征;腹主动脉压的连续监测是判断血栓形成和溶解的简单易行的敏感指标。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阅读次数:19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55 ]
  •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适应证的探讨──70例总结及文献复习

    杨明智,朱美,戴剑

    运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7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对二尖瓣狭窄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和/(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颤、严重肺动脉高压、以及年龄及瓣膜钙化对疗效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随着球囊导管的改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基础疗效的肯定,其适应证范围可在临床推广扩大。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6 ]
  • 妊娠期妇女的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李平,陈丽芬,张少富,陈蓉,刘红泽

    对5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中晚期妊娠的妇女进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结果,5例孕妇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二尖瓣口面积增大由术前0.86±0.21cm2增至术后1.84±0.20cm2,(P<0.001),4例术后顺利分娩,1例术后剖腹终止妊娠,无1例发生心衰加重情况,4例顺产婴儿发育均正常。5例孕妇中除1例术后合并轻度二尖瓣返流外,无其它并发症。表明PBMV对风湿性二尖瓣膜狭窄合并妊娠的妇女不但疗效可靠、且安全,对胎儿无明显影响,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对心电图影响

    鱼运寿,李仁君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对心电图影响鱼运寿,李仁君本文收集了急性颅脑外伤经手术确诊重度颅内血肿、又有颅内血肿前在本院作过心电图检查、当颅内血肿手术清除后,24小时内又随访过心电图,以上资料完整者20例作分析对象,观察颅内血肿期间心电图变化,探讨急性颅内血肿...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阅读次数:18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 ]
  • 二尖瓣狭窄合并预激综合征行球囊成形术及射频消融术一例

    张志仁,苏桂斌,李学奇,崔林,关振中,王璞

    二尖瓣狭窄合并预激综合征行球囊成形术及射频消融术一例张志仁,苏桂斌,李学奇,崔林,关振中,王璞患者女性,37岁。劳累后心悸气短十余年,突发突止心悸七年,;近一年发作频繁,平均每周发作一次,持续约5~15分钟,可自行终止。心悸发作时伴明显气短,端坐呼吸...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阅读次数:19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 ]
  •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致急性心包填塞的原因及处理

    旅朝霞,于文信,刘利,方唯一,王永忠,部德秀,敖定椿

    207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5例。发生率为24%。其中3例在房间隔穿刺中发生;1例套管回弹穿破左房顶部;1例原因不明。4例行紧急闭式二尖瓣分离术;1例开胸心包引流。5例均顺利恢复。结果提示:①房间隔穿刺是导致急性心包填塞的常见原因。②心影突然增大,心搏变弱,动脉血压下降及病人面色苍白,胸闷气短,烦躁不安是其早期主要特点。③对术中发生心包填塞只要及时确诊和处理,后果均良好。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 ]
  • 心包穿刺方法的改进

    刘志琴,张陈匀

    心包穿刺方法的改进刘志琴,张陈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将传统的心包穿刺方法改为负压心包穿刺法,取得满意效果。一、方法:进针方向及心包穿刺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均同常规心包穿刺。负压心包穿刺的方法为:将穿刺针针栓与长约25cm的透明胶管用线扎紧连接,在所...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阅读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 冠状动脉成形术TNF的活性及临床意义

    张亚星,侯玉清,郭志刚,刘伊丽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在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冠状动脉内膜损伤及再狭窄的相互关系,自1995年4月~1996年4月,采用L929细胞系测定了32例PTCA患者TNF的活性。观察PTCA术前和术后1、4、8、24小时周围静脉血TNF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前TNF活性低,术后4~8小时明显增高(P<0.01),24小时基本降至术前水平。显示TNF活性增高与PTCA术中冠脉内膜损伤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参与PTCA后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及迟发性再狭窄的重要因素之一。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 ]
  • 第一届全国地市级医院心脏病介入和起搏治疗学术及经验交流会征文

    第一届全国地市级医院心脏病介入和起搏治疗学术及经验交流会征文由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首都医院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地市级医院心脏病介入和起搏治疗学术及经验交流会"拟于1997年4月底在著名汽车城──...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阅读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 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的简便计算新方法

    崔炜,戴汝平,蒋世良,谢若兰

    对105例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的公式,即MVPG=MLAP-LVEDP/2。结果表明,本方法与标准方法计算的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二者间有高度相关性(r=0.975,P<0.001)。我们认为该方法简便、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阅读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2 ]
  • 心肌顿抑的心功能及能量代谢研究

    林静,陈健,张钧华,汪丽蕙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肌顿抑时心功能状态及其机制,应用兔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了心肌顿抑时心率、心率压力乘积、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的变化,同时测定心肌能量代谢的情况。发现心肌顿抑时,上述各指标均较对照组(假手术组)降低(P<0.05),说明心肌顿抑时心脏功能处于较低水平,而心肌组织ATP含量下降可能是其重要原因。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阅读次数:14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4 ]
  • 用自制导管制作大鼠动脉内皮剥脱模型研究血管损伤反应

    王人彭,陈洪江,龚可伟,朱国英

    我们研制了大鼠动脉内皮剥脱导管,利用该导管制作了96只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剥脱模型,成功82只,成功率85%。该导管满足了我们对血管损伤反应研究的需要。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阅读次数:21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致卵巢滤泡血肿破裂一例

    贾清仁,徐野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致卵巢滤泡血肿破裂一例贾清仁,徐野患者女性,25岁,因突然下腹疼伴呕吐2天于1991年5月10日急诊入院。于2天前无诱因感下腹疼,呈持续钝疼并渐进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为胃内物,来我院急诊室就诊后留观,因腹疼加重伴头晕,按瓣膜置换术后腹疼,...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阅读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闭术

    袁明远,曹林生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闭术袁明远,曹林生自1976年King[1]成功地经导管封闭第一例房间隔缺损(ASD)以来,已20年历史。ASD经导管封闭术的封闭装置、传送系统逐渐演变,尤其是Sideris[2]设计的"扣式"封闭装置(buttoneddevice...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 ]
  • 单导联动态变化的急性心肌梗塞一例

    肖帅真,王晓非,苗宁,韦加美

    单导联动态变化的急性心肌梗塞一例肖帅真,王晓非,苗宁,韦加美患者,男,41岁,因"反复胸闷、心前区疼痛6年余,加重2小时"于96年2月2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入院当天15:30因生气后出现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伴有左肩放散痛、大汗、持续约1...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阅读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 ]
  •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变异与预后的关系

    陈慧敏,吴学思,陈湛,裴丽,万宝艳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主神经张力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我们对CHF患者有或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CHF患者与正常组各项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HF组的HRV降低,其HRV各项指标与患者的LVEF不存在直线相关,死亡者的SDRR、SDANN明显低于存活者(P<0.001);CHF有NSVT者与无VT者HRV差异无显著性(P>0.05)。作者认为HRV低表示自主神经张力失衡,容易导致猝死。在预测CHF患者预后时,HRV优于LVEF和NSVT;HRV时域指标SDRR、SDANN敏感性优于PNN50。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 ]
  • 成对室性早搏、易颤指数与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关系探讨

    吴平彬,曹锡标

    310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资料中有室性早搏(室早)171例,其中成对室早30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速)9例。计算易颤指数(VI=RR·QT/CI),结果室早VI=0.56±0.15,成对室早VI=0.59±0.12,与短阵室速有关的成对室早VI=0.58±0.18,与室速无关的成对室早VI=0.60±0.14,短阵室速VI=0.61±0.11。将室早VI与短阵室速VI和成对室早的VI比较,室速有关的成对室早与室速无关的成对室早的VI比较,结果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用易颤指数判断室性早搏与短阵室速的关系意义不大。成对室性早搏中27%(8/30)发生短阵室速,9例短阵室速中8例与成对室早有关,其中77%(7/9)与单形成对室早有关,单形成对室早中83%(10/12)由室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引起,同时提示单形性短阵室速机制是室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频发成对室早的病例,短阵室速的次数也多,而短阵室速是否发生与成对室早的频发程度无明显关系。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阅读次数:26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5 ]
  • C-sis、C-myc癌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唐其东,林曙光,孙家珍,陈绮云

    用合成C-sis、C-myc癌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ODN)与兔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s)共同培养,旨在通过AODN对癌基因的封闭,动态观察AODN对ASMCs增殖的影响,探讨AODN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尤其是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RACA)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①C-sisAODN、C-mycAODN具有明显抑制ASMCs增殖作用,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加强;②C-sisAODN+C-mycAODN具有协同抑制ASMCs增殖作用;③C-sisAODN、C-mycAODN明显抑制DNA合成,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加强抑制DNA合成作用。研究结果提示:C-sis、C-myc癌基因AODN抑制ASMCs增殖,尤其是二者联合应用,有可能为AS,特别是RACA防治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阅读次数:15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 ]
  • 全国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资料分析

    胡大一

    全国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资料分析胡大一根据93家医院注册的资料,1991年1月~1995年5月共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人10035例,成功率为95.7%(9598/10035),并发症为1.8%(181/10035),复发率为2.6%(263/100...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阅读次数:18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3 ]
  • 心肺复苏术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二例

    刘惠亮,张承英

    心肺复苏术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二例刘惠亮,张承英我院1995年9月至1996年3月用尿激酶治疗2例急性心肌梗塞心肺复苏病人获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例1男,56岁。既往体健。入院前12小时无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持续约3分钟后缓解,未引...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阅读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 采用不同球囊行肺动脉瓣成形术

    刘利,于文信,方唯一,旅朝霞,王永忠,部德秀,李新明

    对25例肺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术,探讨(Mansfield球囊和Inoue球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及其优缺点。结果表明:Inoue球囊导管进行经皮肺动脉瓣扩张术可取得与Mansfield球囊导管法相似的疗效,但比Mansfield球囊导管法具有更多的优点,如操作简便、可顺序扩张,并发症少等。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阅读次数:2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 间隙性预激心房起搏显现旁路定位消融(附5例报告)

    屈百鸣,俞林玲,金凡,李忠杰

    我们对5例间隙性预激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CA),术中以适当频率高位右房起搏,出现旁路正向传导显现现象,并以此定位消融成功。认为间隙性预激旁路传导存在频率依赖性,右房起搏显现旁路可方便消融定位标测,避免遗留旁路。

    1996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阅读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