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345964

专家共识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胸痛中心常态化运行流程中国专家共识

    <正>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1])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我国将该疾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多地区已根据国家要求,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部分地区已经实施区域交通管制。全国4000多家以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核心理念的胸痛中心,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很多困惑。为了更加规范、有效

    2020年02期 v.28;No.175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阅读次数:53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831 ]

专家建议

  •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管理专家建议(第一版)

    <正>当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1])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截至2020年1月29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此次疫情暴发正值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在防控NCP的同时,不可忽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mone,ACS)的诊治。疫情防控期间,需严格把握"就近治疗、安全防护、溶栓优先、定点

    2020年02期 v.28;No.175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阅读次数:31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11 ] |[下载次数:283 ]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网站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投入使用

    本刊编辑部;

    <正>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根据本刊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定稿会专家、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理的需要,并实现各类查询功能。作者进行网上投稿的具体步骤如下:登录《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网站(http://zjxb.cbpt.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系统"→按提示注册(请务必按系统提示正确填写个人信息,同时记住用户名和密码,以便

    2020年02期 v.28;No.175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阅读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 ]
  • 关于论文中对图表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求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如果出现均值±标准差,一定要写明样本量。间断

    2020年02期 v.28;No.175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1 ]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声明

    本刊编辑部;

    <正>近来,编辑部发现有的作者稿件存在一稿多投和明显抄袭的现象,严重违背了学术道德,侵犯了他人著作权,影响了刊物的形象。根据《出版管理条例》《著作权法》和其他期刊出版有关规定,本刊对抄袭和一稿多投问题声明如下:(1)凡投予本刊的稿件,文中引用他人文献的资料和观点,应加以注释;若大段引用而未加以注释,即视为抄袭。(2)如果2篇稿件在文字表达和讨论叙述上存在

    2020年02期 v.28;No.175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0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 ]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志谢

    本刊编辑部;

    <正>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能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3)以名人、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

    2020年02期 v.28;No.175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阅读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4 ]
  • 作者署名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条件

    本刊编辑部;

    <正>(1)署名的意义:①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②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③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信息,互相探讨,共

    2020年02期 v.28;No.175 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 ]

临床研究

  • 女性生育次数及教育程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包针;木胡牙提;刘志强;杨玉春;何鹏义;张雷;

    目的探讨女性生育次数及教育程度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女性563例,平均年龄(61.97±9.18)岁。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生育次数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性,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观察上述因素与女性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是否相关。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60例)和正常组(203例),冠心病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绝经比例,生育次数、文化程度构成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收缩压均显著大于正常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冠状动脉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59例)、双支病变组(73例)和左主干/三支病变组(128例),三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绝经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文化程度、生育次数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生育次数进行分组,分为≤1次组(131例)、2次组(165例)、3次组(109例)及≥4次组(158例),四组患者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1岁,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4.1%(OR 1.041, 95%CI 1.014~1.070,P=0.003),高血压病患者患冠心病风险增加2.170倍(OR 2.170,95%CI 1.465~3.215,P<0.001),糖尿病患者增加2.672倍(OR 2.672,95%CI 1.573~4.539,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增加1 mmol/L,冠心病风险增加69.5%(OR 1.695, 95%CI 1.310~2.193,P<0.001);而文化程度及生育次数与冠心病的发病无相关性。有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OR 2.171,95%CI 1.542~3.056,P=0.001)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 0.313,95%CI 0.148~0.663,P=0.002)是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保护因素;大学文化程度的患者相比于文盲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至少低一个等级的可能性,为0.367倍(OR 0.367,95%CI 0.140~0.961,P=0.041);生育次数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无直接关系。结论生育次数与女性冠心病发病无直接相关性,受教育程度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性。

    2020年02期 v.28;No.175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3 ] |[下载次数:202 ]
  • 远端血管弹性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开通后无复流的影响

    汤喆;甄雷;阙斌;艾辉;张新勇;赵雪东;师树田;聂绍平;

    目的利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冠状动脉远端血管弹性对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开通后出现无复流或血流减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中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成功置入支架完成IVUS检查的CTO病变患者34例。支架置入后远端血流正常组26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Ⅱ级],血流减慢组8例(TIMI血流分级0级或Ⅰ级)。分析可能导致无复流的病变形态学特点。结果两组患者血管钙化、中膜血肿、导丝行走于内膜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流正常组的远端参考管腔面积[(4.09±1.71)mm2比(2.70±0.86)mm2,P=0.036]、远端血管收缩面积比[(15.96±3.95)%比(7.26±1.62)%,P=0.020]显著高于血流减慢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远端血管弹性差(OR 13.75,95%CI 1.946~97.178,P=0.009)是支架置入后远端无复流及血流受限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IVUS观察的CTO病变远端血管弹性是影响CTO病变开通后远端出现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0年02期 v.28;No.175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12 ] |[下载次数:166 ]
  • 社交网络联系的建立对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

    童兰;成联超;张翠;王燕凤;周名纲;陈应忠;蔡琳;

    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中院间社交网络联系的建立为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带来的救治获益。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成都9家PCI医院行转运PCI的STEMI患者267例,根据是否利用社交网络传输首诊信息将其分为资料传输组(151例)和资料未传输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救治延误时间、院内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院内死亡率、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并做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达标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造影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资料未传输组患者FMC2B时间[202(145,318) min比152(110,230)min,P<0.001]、首诊医院进门至出门(DIDO)时间[70(33,176)min比45(26,83) min,P=0.001]及进入PCI医院大门至球囊扩张(D2B)时间[84(55,121)min比65(36,88)min,P<0.001]显著大于资料传输组,且资料传输组患者FMC2B时间(29.1%比13.8%,P=0.003)、D2B时间(78.8%比55.2%,P<0.001)、DIDO时间(37.8%比23.3%,P=0.012)的达标率均高于资料未传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首诊10 min内完成心电图(OR 2.853,95%CI 1.198~6.794,P<0.001)、资料网络传输(OR 2.433,95%CI 1.241~4.773,P=0.010)与FMC2B达标率上升呈显著正相关。两组患者30 d、90 d MACC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1年MACCE发生率资料未传输组患者(19.3%比8.1%,P=0.049)显著高于资料传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临床资料网络传输的患者的FMC2B时间、DIDO时间和D2B时间更契合胸痛中心救治时间质控标准,且有更好的临床结局。

    2020年02期 v.28;No.175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74 ]
  • 左心房顺应性参数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相关性分析

    贺鹏康;杨颖;范芳芳;李康;王禹川;王梓凝;周菁;丁燕生;蒋捷;

    目的通过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术前左心房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价,寻找可以预测房颤复发的左心房应变指标。方法入选2014年11月到2017年12月共203例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射频消融的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前在窦性心律下进行超声左心房大小、容积和应变的评价;之后接受双肺静脉隔离。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的情况。结果接受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203例,失访患者21例(10.3%),随访患者182例(89.7%)。其中复发患者66例(36.3%),无复发患者116例(63.7%)。筛选出可用于回归分析的自变量包括左心房收缩前容积(四腔心切面)、左心房收缩前期容积(二腔心切面)、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二腔心切面)、左心房总应变(四腔心切面)。建立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预测评分模型,并与传统因素模型进行对比,二者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757比0.732,P=0.707)。结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患者左心房容积增大,应变下降。左心房应变参数可用于预测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

    2020年02期 v.28;No.175 94-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8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29 ] |[网刊下载次数:10 ] |[下载次数:393 ]
  • 经桡动脉入径采用球囊辅助技术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完成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初步经验

    赵慧强;金洪珍;王东兴;周力;丁晓松;高翔宇;梁思文;刘洪阳;陈晖;黄榕翀;李虹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径采用球囊辅助技术(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1月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使用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术后恢复情况,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采用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全部成功,无患者出现血管径路相关的并发症。所有患者PCI成功率为100%。结论经桡动脉入径采用BAT协助的无鞘技术引导7 F指引导管行PCI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作为部分复杂病变患者经桡动脉行PCI的首选方法。

    2020年02期 v.28;No.175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阅读次数:46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137 ]

综述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问题探讨

    陈韵岱;薛浩;

    <正>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在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流行,波及全国。截至2月22日全国累计确诊76 392例新冠肺炎,死亡2348例。新冠肺炎成为了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研究报道新型冠状病毒对心脏损伤有潜在影响,来自武汉临床资料分析发现,138例新冠肺炎患者中7.2%发生急性心脏损伤,16.7%发生心律失常;此外还发现心肌损伤标志物超敏肌钙蛋白I的水平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anit,ICU)患者高于

    2020年02期 v.28;No.175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阅读次数:49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12 ] |[下载次数:1987 ]
  • 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药物溶栓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策略探讨

    赵佳;霍勇;李春洁;

    <正>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是心血管疾病最为凶险的类型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指出,STEMI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1])。现阶段STEMI再灌注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药物溶栓治疗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由于STEMI起病急、进展快、救治时间窗短,尽快开通闭塞血管达到有效的心肌再灌注是STEMI救治的核心~([2])。直接PCI是一种充分完全的再灌注治疗,但受限于医疗条件、地理位置及技术水平等因素,难以在我国基层医院广泛实施。为提高我国STEMI患者救治率,缩短再灌注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2020年02期 v.28;No.175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阅读次数:106 ] |[引用频次:31 ] |[网刊下载次数:18 ] |[下载次数:464 ]

病例报告

  • 干燥综合征致血小板减少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余家凤;曾川锐;刘映峰;缪绯;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胸痛、胸闷10余天"于2018年8月28日入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外院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查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35×109/L。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吸烟史。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73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5/75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3次/分,心律齐,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实验室检查示:PLT 20×109/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in,LDL-C)2.01mmol/L;肌钙蛋白T(troponinT,TnT)0.044μg/L。心电图示(图1):窦性心律,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下壁心肌收缩运动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

    2020年02期 v.28;No.175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14 ] |[下载次数:187 ]
  • 最大能量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2例

    高好考;陈根锐;李成祥;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51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气短1个月"于2019年2月28日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患者1个月前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近半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既往2型糖尿病10年,目前行胰岛素治疗;无高血压病等病史;吸烟史30年。入院查体: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呼吸音弱;

    2020年02期 v.28;No.175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阅读次数:74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11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