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344992

专家共识

  • 2015年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高伟;顾红;胡大一;华益民;黄奕高;李奋;秦永文;宋治远;王广义;吴炳祥;徐仲英;徐卓明;张端珍;张伟华;张玉顺;周达新;朱鲜阳;

    <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我国引起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诸多患者因PAH而失去手术机会。然而,CHD相关性PAH(PAH associated with CHD,PAH-CHD)如何诊治,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为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方案,特撰写此共识,以期为PAH-CHD规范化诊治提供借鉴。1 PAH-CHD的定义

    2015年02期 v.23;No.115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阅读次数:80 ] |[引用频次:191 ] |[网刊下载次数:12 ] |[下载次数:2918 ]

临床研究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心功能的关系

    王新宇;祖凌云;高炜;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性期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Killip分级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发病12 h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EMI患者357例,于直接PCI术前及术后24 h、72 h和7 d分别检测MPV,分析MPV与反映心功能的临床参数Killip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MPV于急诊就诊时达到最高值(10.13±1.03)f L,直接PCI术后24 h后开始迅速下降,直至术后7 d。Killip分级≥2级的患者在心肌梗死1周内各时间点MPV均高于Killip分级1级的患者。校正了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是否前壁心肌梗死、空腹血糖、发病至就诊时间、直接PCI后ST段回落及发病前是否有心绞痛这些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就诊时较高的MPV是较差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的独立预测因子(OR 1.671,95%CI 1.177~2.222,P<0.05)。结论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心功能较差者MPV水平较高,提示MPV与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相关。

    2015年02期 v.23;No.115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163 ]
  • 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聚集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内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彭瑜;张钲;白明;潘晨亮;唐宇宁;蔡玮婷;乔鑫;丁丽琼;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聚集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支架内血栓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ACS并行PCI患者1425例,根据入院时MPV水平三分位分组:低MPV组(T1组),MPV≤11.0 f L,477例;中MPV组(T2组),MPV 11.0~12.1 f L,448例;高MPV组(T3组),MPV>12.1 f L,50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确定MACE的预测因素。结果 ACS患者PCI术后12个月累计MACE发生率为4.42%,Cox分析结果显示高MPV值(OR 1.46,95%CI 1.06~2.01)与血小板抵抗(OR 2.31,95%CI 1.40~3.80)是12个月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高MPV值与血小板抵抗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且两者间存在微弱的正相关。结论 MPV与血小板对ADP反应性是ACS患者PCI术后远期MACE的预测因素,并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相关。

    2015年02期 v.23;No.115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266 ]
  • 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龚艳君;陈丽珠;洪涛;陈明;李建平;刘兆平;霍勇;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228例,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173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6个月至3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术后即刻达到TIMI血流分级Ⅲ级、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和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罗非班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2%比30.9%,P=0.017)。随访期间替罗非班组总MACE(4.7%比13.5%,P=0.029)、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3.6%比13.5%,P=0.008)和因心脏原因再住院(17.2%比30.8%,P=0.033)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替罗非班可降低患者远期MACE的发生率(OR 0.357,95%CI 0.130~0.985,P=0.047)。结论替罗非班具有改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远期预后的潜在作用。

    2015年02期 v.23;No.115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14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148 ]
  • 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的调查分析

    邵春丽;颜红兵;乔树宾;唐熠达;慕朝伟;赵汉军;华倚虹;卿平;

    目的观察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6个月替格瑞洛临床应用和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使用替格瑞洛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临床特征和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发生情况,比较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与无药物相关呼吸困难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413例患者中男315例(76.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5例(52.1%),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为左主干和(或)多支病变患者334例(80.9%),急慢性闭塞病变患者128例(31.0%),左主干狭窄>50%患者37例(9.0%)。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患者26例(6.3%),其中停药患者2例(0.5%)。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患者与无药物相关呼吸困难患者相比,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3±6.5)岁比(57.3±11.6)岁,P=0.002];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格瑞洛主要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危患者,6.3%的患者发生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仅少数患者需要停药。

    2015年02期 v.23;No.115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阅读次数:39 ] |[引用频次:32 ] |[网刊下载次数:1 ] |[下载次数:640 ]
  • 急性心肌梗死罪犯病变狭窄程度与预测因素分析

    乜丽;赵汉军;颜红兵;刘臣;周鹏;盛兆雪;宋莉;谭明;刘可美;刘娟;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罪犯病变狭窄程度及其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回顾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4年5月至2014年10月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采用血栓抽吸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对血栓抽吸后影像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按罪犯病变直径狭窄程度分为非阻塞性病变组和阻塞性病变组,比较两组影像和临床资料特征,并分析非阻塞性病变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共123例符合入选条件,其中非阻塞性病变48例(39.0%),阻塞性病变75例(61.0%)。非阻塞性病变组罪犯病变狭窄程度[(37.7±8.5)%比(65.2±10.1)%,P=0.000]、靶病变长度[(24.3±12.3)mm比(29.2±13.8)mm,P=0.048]以及支架置入率[33例(68.8%)比69例(92.0%),P=0.001]均小于阻塞性病变组,而最小管腔直径大于阻塞性病变组[(1.90±0.44)mm比(1.11±0.37)mm,P=0.000]。非阻塞性病变组既往PCI史比例高于阻塞性病变组[13例(27.1%)比5例(6.7%),P=0.002]。只有既往PCI史是罪犯病变为非阻塞性狭窄的预测因素(OR 4.881,95%CI 1.553~15.339,P=0.007),而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无血管病史等与非阻塞性狭窄预测不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大约40%的STEMI是由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所致,既往PCI史是罪犯病变为非阻塞性狭窄的预测因素。

    2015年02期 v.23;No.115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135 ]
  • 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临床随访研究

    郑振国;张妍;周旭晨;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判明有无氯吡格雷药物代谢异常,指导PCI术后选择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随诊观察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明确基因检测指导的治疗作用。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NSTE-ACS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486例,连续分为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治疗组(A组237例,若呈氯吡格雷低代谢,则用替格瑞洛替换治疗)与常规治疗组(B组249例,PCI术后常规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MACE发生情况。结果 A组237例患者中,43例(18.1%)基因检测为氯吡格雷低代谢,改用替格瑞洛治疗。术后1个月时总体MACE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1.3%比5.2%,P=0.031),A组心肌梗死和死亡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1.3%比3.6%,P=0.041)。术后6个月时,两组总体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比6.8%,P=0.210),但A组仍保持较低趋势。结论接受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术后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有助于对氯吡格雷低代谢患者进行针对性替换治疗,从而有效降低这部分患者术后1个月的临床MACE发生率,但是对于远期预后的影响需做进一步观察。

    2015年02期 v.23;No.115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9 ] |[下载次数:469 ]
  • 心房颤动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三联抗栓对比二联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陆文彬;陈立娟;鞠成伟;朱建;傅聪;姚玉宇;马根山;

    目的比较心房颤动(AF)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三联抗栓(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二联抗栓(华法林+氯吡格雷)治疗的出血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AF患者228例,根据患者术后的抗栓方案分为三联抗栓治疗组(TT组,120例)和二联抗栓治疗组(DT组,108例),两组AF患者均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6~12 h内开始行不同的抗栓治疗方案。采用MantelCox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90 d内TT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DT组(18.3%比6.5%,P=0.007),高HASBLED评分(HR 5.74,95%CI 2.53~12.99,P<0.001)、三支血管病变(HR 4.27,95%CI 1.00~18.20,P=0.05)均与患者的早期出血事件显著相关。90~360 d TT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仍高于DT组(24.2%比11.1%,P=0.010)。早期随访期间出血(HR 2.818,95%CI 1.40~5.66,P=0.004)、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的使用(HR 5.87,95%CI 2.16~15.96,P=0.001)、高HAS-BLED评分(HR 2.07,95%CI 1.06~4.06,P=0.034)均与晚期出血事件显著相关。TT组和DT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比10.2%,P=0.474)。缺血及卒中史(HR 3.27,95%CI 1.15~9.31,P=0.026)、高CHA2DS2-VASc评分(HR 4.85,95%CI 1.08~21.90,P=0.04)、心力衰竭(HR 3.9,95%CI 1.41~10.81,P=0.009)均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结论 AF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行三联抗栓治疗显著增加总出血事件发生率。HAS-BLED以及CHA2DS2-VASc评分等出血及血栓风险的评估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AF患者抗栓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2015年02期 v.23;No.115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阅读次数:24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191 ]
  • 替格瑞洛用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徐承义;苏晞;宋丹;彭剑;何蕾;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216例行PCI成功的CTO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作为研究组(82例),继续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134例)。研究主要终点为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原性死亡)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一般不良事件(包括出血、呼吸困难)的发生率。结果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总体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比21.3%,P=0.318),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在研究组显著降低(3.9%比12.6%,P=0.038)。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9.4%,P=0.430),但研究组呼吸困难更为多见(9.1%比1.6%,P=0.011)。结论与氯吡格雷比较,替格瑞洛用于CTO-PCI术后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呼吸困难症状较多见。

    2015年02期 v.23;No.115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阅读次数:59 ] |[引用频次:21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272 ]

读者·作者·编者

  • 关于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

    本刊编辑部;

    <正>参考文献的著录应以亲自阅读的近年主要者为限,尽量精选。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前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

    2015年02期 v.23;No.115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阅读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 ]
  • 关于论文中对图表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求表

    2015年02期 v.23;No.115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阅读次数:3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关于本刊论文中统计学符号的应用

    本刊编辑部;

    <正>本刊统计学符号遵照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中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有:(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方差分析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

    2015年02期 v.23;No.115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征文

  • 第十八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征文通知

    <正>为促进我国心脏病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推广与交流,了解国内外心脏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趋势,发展和提高我国西南部地区介入心脏病的诊疗技术,经中国医师协会批准,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学基金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贵州省医学会主办,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贵州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

    2015年02期 v.23;No.115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阅读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第十八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病例征集通知

    本刊编辑部;

    <正>近年来中国心血管疾病呈快速增长态势,在农村及乡镇尤为突出,这就决定了基层医院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控的主战场。基层医生在承担着沉重工作负荷的同时,也面对着大量诊断、治疗困难的病例。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长期致力于心血管专业技术技能的普及和推广。在即将举行的第十八届论坛上,希望通过"专家面对面"的方式,组织全国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的专家,走近基层医生

    2015年02期 v.23;No.11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阅读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 ]

综述

  • 经皮左心耳介入治疗的进展

    吴晓霞;马东星;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近2%[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目前AF患者达266万,预计至2050年增加5倍,我国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为0.77%[2]。AF主要危害之一是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其导致卒中的危险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在50~59岁人群中仅为1.5%,而80~89岁人群可高达23.5%[3]。临床研

    2015年02期 v.23;No.115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9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105 ]

病例报告

  • 真分叉病变术中并发冠状动脉穿孔一例

    张磊;夏勇;马延峰;林慧;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72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憋喘12 h余"入院。查体:血压134/74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率70次/min,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余无其他阳性体征。心电图示:Ⅰ、a VL、V3~V6导联T波倒置。超敏肌钙蛋白2.65μg/L(正常值<0.11μg/L)。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

    2015年02期 v.23;No.115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3K]
    [阅读次数:59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42 ]
  • 超声心动图在经皮心室重建术中应用三例

    潘翠珍;周达新;潘文志;管丽华;罗红;舒先红;葛均波;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48岁。6个月前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溶栓治疗。2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无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次全闭塞,局部可见瘤样扩张,远段TIMI血流分级Ⅱ级,中远段管壁不规则;第一对角支管壁不规则;左回旋支粗大,优势型,中远段管壁不规则;钝缘支无明显狭窄;右冠状动脉细小,无明显狭窄。于前降支近段置入Resolute 3.5 mm×30 mm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一枚。

    2015年02期 v.23;No.115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阅读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80 ]
  • 自发性冠状动脉壁内血肿伴心电图假性正常化一例

    连敏;俞帅;张雁;周赟;孙育民;王骏;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1 h伴冷汗"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糖尿病、吸烟、外伤、精神刺激、毒品吸食史。急诊就诊时症状已缓解。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下壁及胸导联T波倒置(图1)。心肌酶谱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3 U/L,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阴性。2 h后症状再发。胸痛时复查心电图示:下壁及胸导联T波倒置恢复正常(图2)。复查CK-MB 32 U/L,c Tn T

    2015年02期 v.23;No.115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0K]
    [阅读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86 ]

医学统计学知识

  • 问题案例分析——诊断能力评价的分析方法选择

    李雪迎;

    <正>研究设计问题案例:研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活动性结核及肺炎的鉴别诊断能力。研究方法:对一组确诊的活动性结核患者及肺炎患者完成IL-6测定。采用t检验对两组完成差别性检验。研究结果:活动性结核组及肺炎组IL-6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IL-6测定可应用于活动性结核及肺炎的鉴别诊断。以上案例中,研究者试图通过对一组确诊的活动性结核

    2015年02期 v.23;No.115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阅读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 ]

书讯

  • 《抗栓与溶栓治疗——基础与实践》出版

    <正>血栓形成和栓塞不仅是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也是许多全身性疾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重要脏器的血栓形成与栓塞的临床表现极为凶险,常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近十余年来,国内外血栓防治的临床研究非常活跃,研究重心由治疗向预防转化,许多新型抗栓药物相继研发上市,对抗栓治疗的监测日益普及,大量随机对照研究聚焦于探索抗栓治疗的最佳剂量、配伍和疗程,并通过指南的及时更新指导临床实践,使血栓事件的风险显著降

    2015年02期 v.23;No.115 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阅读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