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271812

临床研究

  • 二磷酸腺苷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预后的关系

    崔同涛;于汇民;董太明;张斌;严红;乌汉东;廖洪涛;郭伟;靳立军;

    目的探讨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高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低反应)与缺血性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入选2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于PCI术后及随访期1个月分别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ADP-PG)检测,观察院内围术期心肌梗死及术后6个月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行ROC曲线分析,以最佳预测值分为血小板正常反应和血小板低反应组,观察组间MACE发生情况。结果 ROC曲线提示术后ADP-PG≥47.5%为血小板低反应组(曲线下面积=0.66,95% CI:0.57~0.75,P<0.01),共有81例(29.1%)患者;院内及6个月随访期共发生MACE39例(14.0%),随访期MACE发生率在血小板正常反应组和低反应组分别为4.6%(9/197)和11.1%(9/81),OR=2.61,P=0.04,低反应组更容易出现MACE。围术期心肌梗死在两组间分别为6.6%(13/197)和14.8%(12/81),OR=2.46,P=0.03,血栓性事件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术后血小板低反应与PCI术后缺血性事件高发生率相关,监测ADP-PG对发现PCI术后高危人群有帮助。

    2012年06期 v.20;No.95 301-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阅读次数:38 ] |[引用频次: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2 ]
  • 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分期介入治疗及随访研究

    段鸿洲;李良;张扬;伊志强;张家湧;陈明;刘兆平;李建平;鲍圣德;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例经冠状动脉及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CTA)证实的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周左右再行颈动脉支架术(CAS),手术前后均进行水化以保护肾功能,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mRS)、肾功能,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有无心肌梗死、脑梗死并复查造影观察支架内情况。结果 57例患者均成功行分期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显示血管通畅,狭窄解除满意,手术前后患者mRS评分无明显变化,两次介入前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变化,1例患者PCI术后3d出现原脑梗症状加重,紧急行CAS术,预后良好。虽有16例患者存在颈动脉窦反射,但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无死亡患者。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及支架侧脑梗死。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期先行PCI后行CAS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2012年06期 v.20;No.95 307-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5 ]
  • 山莨菪碱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

    汪雁博;傅向华;谷新顺;耿巍;王学超;李伟;郝国贞;姜云发;张宏博;

    目的评价山莨菪碱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入选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首诊于我院的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连续病例。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山莨菪碱组(ANI)和对照组(CON)。采集患者入院时及PCI后24、48、72小时肘静脉血检测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C)水平。计算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eGFR)。结果累计入选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连续病例177例,其中ANI组88例,CON组89例。ANI组患者CIN发生率(18/88)明显低于CON组(30/89)。ANI组患者PCI术后肾功能优于CON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和心功能不全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应用山莨菪碱进行预防是CIN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69,95%CI0.171~0.794,P=0.01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直接PCI术前和术后应用山莨菪碱可以有效降低STEMI患者CIN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12年06期 v.20;No.95 312-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阅读次数:24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即刻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和心功能的影响

    任美欣;严松彪;陈晖;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前超短期(1~2h)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80mg)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85例行PPCI的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他汀组(再灌注前1~2h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36例和对照组49例。测定发病后CK-MB、cTnT峰值和达峰时间。于血管再通后测定TIMI血流分级(TFG)、TIMI血流帧数计数(TFC)和校正的TFC(CTFC)以及心肌呈色分级(MBG)。分别于入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后第1天及发病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UCG),应用Simpson's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试验主要终点为30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他汀组的CK-MB峰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2.11±206.13)U/L比(345.88±242.51)U/L,t=1.922,P=0.047]。两组患者入院UCG检查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1个月时LVEF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2比0.58,t=-1.907,P=0.050)。结论 PPCI前超短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有可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

    2012年06期 v.20;No.95 317-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0 ]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戒烟状况和动机分析

    韩晓宁;丁文惠;龚艳君;金黎英;刘秀芬;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吸烟和戒烟状态,分析患者戒烟动机。方法对280名目前正在冠心病随访门诊规律就诊的PCI治疗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第一次行PCI治疗的时间、吸烟情况、戒烟和戒烟动机等相关问题。比较各组患者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年龄。比较不同程度戒烟的患者的吸烟量、戒烟或减少吸烟动机的差异。结果吸烟组的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56.7±16.0)岁,不吸烟组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65.5±9.8)岁,t=-5.457,P=0.000。不吸烟组中被动吸烟者的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为(61.8±10.3)岁,低于同组内非被动吸烟患者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66.4±9.5)岁,t=-2.278,P=0.024。到调查的时间为止,只有10%的患者仍维持原量吸烟,83.0%的患者在初次介入治疗出院后戒烟或减少吸烟。戒烟组(91例)每日吸烟量中位数为20(10,20)支,小于吸烟量减少组(26例)的每日吸烟量20(20,30)支,Mann-Whitney检验结果,Z=-2.734,P=0.006。患者戒烟或吸烟的动机多为几个,其中家人、朋友和医生的劝说和担心对心脏疾病产生进一步危害选择比率最高。结论吸烟患者初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年龄明显低于非吸烟患者,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在初次介入治疗后戒烟或减少吸烟。医生劝说是最重要的戒烟或减少吸烟的动机之一。

    2012年06期 v.20;No.95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阅读次数:3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3 ]
  • 15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黄笑鸣;张莉;韩辉;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以螺旋CT主动脉重建和/或经胸超声心动图为诊断依据,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9年4月15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入院时心率、收缩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既往有高血压诊断史者较无高血压病史者死亡率高(15%比7%),入院时心率≥90次/分较<90次/分者死亡率高(22.9%比7.3%)。入院时收缩压<100mm Hg或≥140mm Hg者较正常范围者死亡率高(分别是40.0%、11.4%与8.5%)。双侧上肢血压不对称者死亡率较对称者高(42.9%比7.1%);男性死亡高危年龄为41~50岁(死亡率28%)。结论男性患者41~50岁、入院时心率≥90次/分、收缩压≥140mm Hg或<100mm Hg、双侧血压不对称,均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2年06期 v.20;No.95 324-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阅读次数:18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1 ]
  •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前降支近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

    刘胜全;宋炳慧;李艳红;黎辉;

    目的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于前降支(LAD)近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中,探讨其对患者术中及预后影响。方法收集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LAD近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者880例,其中将应用IABP的544例作为IABP组,余未应用IABP的3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IABP组术中并发症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IABP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52.23±3.00)mm、(52.80±2.65)mm明显小于对照组(54.06±4.01)mm、(54.86±4.39)mm,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51.92±4.16,53.46±4.33,53.88±4.32)明显大于对照组(49.51±4.24,50.65±4.25,51.14±4.39),且IABP组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76,P<0.05)。结论在IABP辅助下行LAD近端病变PCI术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及危险性,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2012年06期 v.20;No.95 327-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6 ]
  • 喉罩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汪丽娜;张溪英;朱诗利;颜璐璐;肖婷;

    目的探讨喉罩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男22例,女18例)心血管内科择期手术患儿,近期无呼吸道感染病史。按随机数字法分为Ⅰ组喉罩(LMA)组20例和Ⅱ组气管插管(TT)组20例。两组患儿入室后予氯胺酮1mg/kg、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1mg/kg诱导后Ⅰ组行喉罩置入,术中保留自主呼吸。Ⅱ组予顺式阿曲库胺0.1mg/kg,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术中两组患儿均以丙泊酚1~2mg/kg泵入,七氟醚1%~1.5%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LMA(TT)置入前、置入后及拔除LMA(TT)时的HR、MAP、SPO2。并记录LMA、TT插入、拔出时的并发症及拔管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种方法均在满意的麻醉下完成手术,以喉罩维持气道对患儿心血管刺激小,术毕即可拔除喉罩,术后患儿完全清醒的时间快,在手术室停留时间短。结论喉罩可在小儿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中安全应用。

    2012年06期 v.20;No.95 33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阅读次数:39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7 ]

医学统计学知识

  • 医学研究中的伦理学基本原则

    李雪迎;

    <正>作为自然科学,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不断地探索和试验。但由于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这也使医学研究的伦理学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临床医学研究,必须遵循伦理学准则。《赫尔辛基宣言》指出:只有在符合患者的利益时,医生才可提供可能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产生不利影响的医学措施。这一论点提醒我们:在医学研究中,参与研究的受试者不仅仅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首先是人,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尊重并充分保护他们的利益。在临

    2012年06期 v.20;No.95 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9 ]

读者·作者·编者

  • 本刊“书讯”栏目欢迎投稿

    本刊编辑部;

    <正>本刊辟有"书讯"栏目,刊出介入心脏病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新书出版信息,欢迎作者和出版单位投稿。"书讯"栏目的稿件内容应包括书名、作者、出版单位、读者对象、内容简介、开本、字数、出版时间、定价、邮购方式等项,要求内容准确,文字简明,字数以300~400字为宜。

    2012年06期 v.20;No.95 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阅读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 ]
  • 关于论文中对于医学伦理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科研论文中,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研究程序是否符号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2012年06期 v.20;No.95 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阅读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本刊常用英文缩写词汇

    本刊编辑部;

    <正>~~

    2012年06期 v.20;No.95 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 ]

消息

  • 欢迎订阅2013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本刊编辑部;

    <正>《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是我国第一本以心血管介入诊疗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学术期刊。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她已成为心血管介入领域权威性的全国性期刊,深受广大心血管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的欢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辟有论著、述评、学术讲座、病例报告、专家笔谈、新技术介绍及综述等栏目,报道内容反映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和国际研究动态及国内发展方向。

    2012年06期 v.20;No.95 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阅读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2年第20卷主题索引

    <正>~~

    2012年06期 v.20;No.95 361-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阅读次数: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8 ]

实验研究

  • 经皮穿刺旋磨动脉内膜促动脉自闭动物实验

    侯传举;张端珍;王琦光;崔春生;匡丽;陈兵;汪洋;

    目的为应用新方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提供实验数据和间接证据。方法 11条实验犬,犬龄为14~20个月,(16.7±3.2)个月,体重为20~25kg,(22.7±2.5)kg。经皮穿刺左右腋动脉造影,测量腋动脉内径3.2~4.8mm,(3.9±0.6)mm,选择合适型号旋磨器(在测量动脉直径基础上增加1.0~1.5mm,作为选择旋磨器的标准),旋磨腋动脉内膜,旋磨术后4周再次行腋动脉造影,观察腋动脉内径变化,最后处死实验犬,取左右腋动脉行病理检查。结果旋磨22条腋动脉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中8条动脉完全闭合,12条动脉内径不同程度狭窄,其中4条动脉比旋磨术前狭窄≥2/3,4条动脉比旋磨术前狭窄1/2,4条动脉比旋磨术前狭窄1/3,闭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90.9%。另外2条动脉比旋磨术前狭窄<1/3,视为无效。结论经皮穿刺旋磨动脉内膜,可促动脉自闭,为应用新方法治疗PDA提供了实验数据和间接证据。

    2012年06期 v.20;No.95 334-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7 ]
  • 快速心房起搏引起猪心房颤动时心房结构的变化及替米沙坦的预防作用

    徐晤;王志荣;李思召;张超群;李飞;周召峰;张卓琦;

    目的建立猪实验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模型,观察心房结构重构的变化和替米沙坦(TMST)干预的作用,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胶原蛋白-Ⅰ的变化。方法将18头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C组)、快速心房起搏组(RAP组)、RAP+TMST组。闭胸法建立猪的持续性AF模型,超声测量实验前、后心室收缩末期左、右心房面积(LAESA、RAESA)变化;应用程序刺激检测AF的诱发率和持续时间;通过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CE2和胶原蛋白-Ⅰ的变化。结果与RAP组相比,RAP+TMST组LAESA、RAESA扩大减轻,AF诱发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胶原蛋白-Ⅰ减少,而ACE2表达明显增加。RAESA与胶原蛋白-Ⅰ呈正相关关系(r1=0.956,P<0.01),RAESE与ACE2、ACE2与胶原蛋白-Ⅰ均呈负相关关系(r2=-0.966,r3=-0.948,P<0.01)。结论猪AF模型心房肌出现结构重构的病理表现,ACE2表达失衡与AF结构重构密切相关;TMST可降低AF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心房结构重构。

    2012年06期 v.20;No.95 338-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 ]

征文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创刊20周年征文

    本刊编辑部;

    <正>为了纪念《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创刊20周年,经本刊编委会同意,本刊编辑部拟举办征文活动。征文主要内容:(1)20年来我国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展望。(2)介入心脏病学医师和学者在介入心脏病学学术方面的成就和专科发展。(3)介入心脏病学医师在临床方面的创新和建树。(4)对《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

    2012年06期 v.20;No.95 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第十六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征文通知

    <正>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承办,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北京麦迪卫康广告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六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将于2013年4月26—28日在山西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会展中心举行。长期以来,在您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下,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已经逐步成为中国心血管医生相互交流、自我提高的平台。会议面向广大基层医生、青年医生、突出实用

    2012年06期 v.20;No.95 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阅读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综述

  • 一种新的、无创的血流储备分数检查

    汪奇;陈韵岱;

    <正>随着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迅速发展,CT冠状动脉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已成为临床无创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3]。CTCA因其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可以准确地提供冠状动脉解剖学诊断信息,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有着较高的准确性,特别是超高的阴性预测值使其可作为排除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但CTCA假阳性的比率及易高估病变严重程度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

    2012年06期 v.20;No.95 343-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阅读次数:37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8 ]
  •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洪晋;刘小慧;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目前患病率达1%~2%[1],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经济负担[2]。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自1994年首次用于治疗房颤至今已衍生出多种手术方式[3],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其在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卫生经济学成本等方面优于药物治疗[4]。最新的专家共识指出,一种或以上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以及患者不能耐受药

    2012年06期 v.20;No.95 346-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6 ]
  • 慢性心房颤动消融术式的研究

    张晓栋;刘旭;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随着近几年来房颤导管消融技术的进步,导管消融已成为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案。但由于慢性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尚不明确,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术式,仍处于深入探索阶段。一、节段性肺静脉电学隔离术节段性肺静脉电学隔离是2000年Haissaguerre等[1]最早提出的,研究发现肺静脉开口部的左心房-肺静脉的电连接是不连续的,存在节段性电突破,所以他们提出节段性消

    2012年06期 v.20;No.95 349-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阅读次数:27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7 ]

临床经验交流

  • 经冠状静脉窦消融儿童左侧心外膜旁路

    戴辰程;郭保静;董建增;

    <正>经心内膜标测并消融房室旁路已成为根治儿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极少数患者房室旁路位于心外膜下,因距心内膜较远,经心内膜标测和消融难以成功。冠状窦静脉系统大部分走行于心外膜下的房室沟内,故成人患者多经冠状窦标测和消融左侧心外膜旁路,手术成功率较心内膜下操作明显提高[1-3]。儿童心腔较成人小,冠状静脉窦壁及毗邻心房壁较成人薄,冠状静脉窦内消融发生心脏压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较成人高。因此,儿童心外膜旁路的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有限,国内未见相关报道。现报道

    2012年06期 v.20;No.95 352-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阅读次数:9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病例报告

  • 成功解除旋磨头嵌顿一例

    彭育红;汝磊生;赵玉英;

    <正>患者女,6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4年,加重5天"于2012年2月14日入院。4年前出现劳力性胸痛,药物治疗症状稳定,每年发作1~2次。5天前再发劳累胸痛,并于夜间及晨起偶有发作,最长持续20min,就诊心电图示:Ⅰ、aVL、V4~V6导联ST段压低0.1mV,T波低平或双向。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最高160/90mm Hg(1mm Hg=0.133kPa)。否认吸烟饮酒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6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78/97mm Hg,心界无扩大,心率64次/分,心律齐,心尖部心音低钝,无病

    2012年06期 v.20;No.95 354-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6 ]
  • 成功救治急性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闭塞致大面积心肌梗死一例

    赵根来;赵林凤;吉丽娜;郝韵;

    <正>一、病例资料患者,男,21岁,发作性胸骨后闷痛6天,持续加重3小时入院。既往健康,无心血管病家族史,有长期大量吸烟史(每日平均40支),无吸毒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分钟,呼吸22次/分钟,血压110/90mm Hg。体型偏瘦小,双肺野未闻及罗音,心界不大,心音低钝,心率90次/分钟,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软,剑突下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窦性心律,

    2012年06期 v.20;No.95 356-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0 ]
  • 成功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夹层动脉瘤一例

    张云涛;夏晓君;郭立新;

    <正>患者女,52岁。主因上腹痛1天入院。患者无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撕裂样剧痛,伴出汗。查体:血压130/8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81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径56mm,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69%,动脉导管呈长漏斗型,分流口直径4mm。心脏CT血管造影(CTA)示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诊断:(1)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2)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术前控制血压、心率、镇静、镇

    2012年06期 v.20;No.95 359-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阅读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