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345959

临床研究

  • 冠心病患者靶病变钙化特征的研究

    来晏;姚义安;罗裕;李纪明;汪云开;汤佳旎;耿亮;刘学波;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靶病变钙化的特征,并比较不同临床类型之间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于东方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的17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0例(SAP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141例(ACS组),分析靶病变的钙化类型、分布和长度。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发现,钙化患者48例(28.1%),而IVUS发现钙化患者为122例(71.3%)。按照造影来进行钙化程度的分组,使用IVUS测量的病变长度及斑块负荷,重度钙化组明显大于无或轻度钙化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病变长度:(27.7±12.0)mm比(17.4±8.7)mm,P<0.01;斑块负荷:(70.8±8.1)%比(67.2±7.0)%,P<0.05],而重度钙化组和中度钙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靶病变外弹力膜面积(EEM-CSA)及最小管腔面积(MLA)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IVUS测定的钙化长度和最大钙化弧度,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钙化组病变的钙化长度及最大钙化弧度大于其他两组(P<0.05)。SAP组和ACS组之间,在EEM-CSA、MLA、斑块负荷及钙化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AP组浅表性钙化与弥漫性钙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S组,而ACS组深部或混合钙化、点状钙化明显高于SAP组(P均<0.05)。两组最大钙化弧度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CS组病变最大钙化弧度小于90°者高于SAP组(47.5%比26.1%,P<0.05);SAP组钙化弧度在90°以上者高于ACS组(73.9%比52.5%,P<0.05),以上结果ACS的不稳定斑块钙化程度尤其在横断面分布程度低于SAP的靶病变。ACS组IVUS检出存在斑块破裂的18例患者中,17例(94.4%)为点状钙化或混合钙化;ACS组未观察到斑块破裂且存在钙化的81例患者中,点状钙化的发生率仅为45例(5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VUS对检出钙化的敏感性远高于冠状动脉造影。与SAP相比,ACS患者靶病变钙化弧度小、深部多见,存在斑块破裂的病变以点状钙化为主。

    2013年06期 v.21 341-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阅读次数:46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9 ] |[下载次数:104 ]
  • 体外膜肺氧合用于危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潘绪;李田昌;汤楚中;孙文婷;解水本;李寒;赵哲;迟海涛;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危重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6例危重冠心病患者在PCI术中使用ECMO辅助,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调查患者基本情况、辅助原因、辅助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6例患者均在ECMO辅助下顺利完成PCI术,辅助时间34~96 min,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平均动脉压(MAP)70~90mm Hg,术中未出现心室颤动、呼吸心搏骤停、心脏压塞等PCI术中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分别置入支架2~4枚。1例患者因肾功能不全于PCI术毕通过ECMO管路连接超滤器行改良超滤以预防对比剂肾病。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停机并撤除ECMO,术后1~3 d心力衰竭的症状得到控制,可平卧,无心绞痛发作。1例患者术前合并肺部感染,因感染加重于术后1个月死亡,其余5例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ECMO可以为危重PCI患者提供有效支持治疗,但需充分评估病情,及时适度应用。

    2013年06期 v.21 346-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阅读次数:32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114 ]
  • 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方臻飞;李丽;黄亿源;胡信群;沈向前;唐建军;李江;吕晓玲;赵延恕;周胜华;

    目的通过检测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研究NT-proBNP与肺动脉高压的(PAH)关系,为临床评价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的程度提供参考。方法房间隔缺损患者80例为试验组,依据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为正常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及重度PAH组各20例;另选2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右心房、右心室压力、肺动脉收缩压(sPAP)、mPAP与全肺阻力(PVR)。测定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浓度,分析其与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房间隔缺损各PAH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PAH组>中度PAH组>轻度PAH组>正常PAH组>对照组(P<0.01)。mPA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889,P=0.000),sPA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923,P=0.000),PVR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835,P=0.000)。血浆NT-proBNP浓度67.53 pg/ml对轻度PAH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浆NT-proBNP浓度146.80 pg/ml对中度PAH组、血浆NT-proBNP浓度235.90 pg/ml对重度PAH组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房间隔缺损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随肺动脉压力升高而逐渐增加,可作为评价PAH程度的一项指标。

    2013年06期 v.21 350-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151 ]
  • 不同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中的2年随访结果比较

    郑心田;陈康寅;RHA Seung-Woon;李永健;李广平;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中使用重叠西罗莫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与重叠紫杉醇洗脱支架(PE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入选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患者197例,分别接受重叠SES(CypherTM,75例,110处病变)或PES(TaxusTM,122例,177处病变)。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时造影及随访2年时的临床结果。结果随访6个月时造影结果表明,SES组最小管腔直径显著高于PES组(P=0.013);晚期管腔丢失、再狭窄百分比和二元再狭窄率显著低于PES组(P均<0.05)。2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SES组总死亡率、靶病变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ES组(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PES,SES是随访2年时总死亡(OR=0.20,95%CI:0.05~0.83,P=0.027)、靶病变重建(OR=0.26,95%CI:0.10~0.73,P=0.010)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OR=0.38,95%CI:0.18~0.82,P=0.014)的独立保护性预测因素。结论在冠状动脉弥漫性长病变治疗中,相较于重叠使用PES,重叠SES显著改善了6个月时的造影随访结果,并且该结果能转化成为更佳的2年临床随访结果。

    2013年06期 v.21 354-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阅读次数:49 ] |[引用频次:10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104 ]
  •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改良漂导丝技术

    尚小珂;张刚成;沈群山;王利军;姚艺;李丁扬;肖书娜;

    目的探讨改良漂导丝技术在膜周型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中的使用操作技巧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膜周型VSD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451例,按照术中是否使用改良漂导丝技术建立轨道分为A组(术中使用改良漂导丝技术建立轨道)和B组(使用传统技术建立轨道)。比较两种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建立轨道成功率、总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三尖瓣反流(TI)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所使用的封堵器型号、类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31.53±5.69)min比(42.65±10.77)min,P<0.01]短,心律失常发生率(11.6%比61.0%,P<0.01)和术后出现TI并发症发生率(0.7%比5.0%,P<0.01)较低,建立轨道成功率(99.3%比95.0%,P<0.01)与总成功率(98.3%比87.4%,P<0.01)较高。结论改良漂导丝技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可靠、更具实用性,在膜周型VSD介入封堵术中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方式建立动-静脉轨道。

    2013年06期 v.21 358-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0K]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66 ]
  • 冠状动脉造影中血压升高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杨瑞金;于军;史锋庆;肖扬;陈万强;白玲强;李永慧;田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中血压升高的非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41例疑诊冠心病的非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将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监测收缩压升高≥3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升高≥15 mm Hg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反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肱动脉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FM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sCD40L)水平。观察术中血压升高者其冠状动脉狭窄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对照组以正常和狭窄<50%为主,而观察组则以狭窄<50%和狭窄≥50%为主,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50%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9.87,P<0.05),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χ2=79.87,P<0.05)。观察组血浆NO水平(P=0.004)及代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FMD(P=0.023)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代表炎症反应的hs-CRP(P=0.036)及sCD40L(P=0.01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血压升高的非高血压患者已存在冠状动脉狭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血浆炎症因子升高。

    2013年06期 v.21 362-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阅读次数:47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121 ]
  •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对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行旋磨介入治疗疗效评估

    王昆;徐标;宋杰;王涟;黄为;高玲;张静梅;

    目的评估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方法 13例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患者在IVUS指导下行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术,评估手术即刻成功率、术后管腔最小直径、最小直径狭窄率、管腔有效面积变化及随访结果。结果 13例中,单支病变1例(7.7%),双支病变3例(23.1%),三支病变6例(46.2%),左主干+三支病变1例(7.7%),左主干病变2例(15.4%)。术前、术后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酸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靶血管管腔最小直径由术前(2.0±0.3)mm增大至术后的(3.6±0.8)mm,直径狭窄率由术前的(74.5±6.8)%减少至术后的(20.3±12.5)%,管腔有效面积由术前的(4.0±1.4)mm2增大至术后的(10.7±5.5)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刻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期间无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结论 IVUS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DES可安全用于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患者,提高了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2013年06期 v.21 36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阅读次数:47 ] |[引用频次:11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173 ]
  • Judkins Left指引导管在起源异常的右冠状动脉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赵玉英;汝磊生;彭育红;孙家安;丁超;王冬梅;

    目的评价Judkins Left系列指引导管在起源于左冠状窦的右冠状动脉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1例患者起源于左冠状窦的右冠状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病变,均采用右侧桡动脉穿刺,选择JL 3.5或JL 4.0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PCI,根据病变情况必要时应用双导丝技术或5进6子母导管技术增加指引导管同轴性和支撑力。慢性闭塞病变常规应用微导管增加指引导丝支撑力,以便于更换导丝。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近期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中,3例为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8例为严重狭窄病变,同时合并左冠状动脉病变。所有患者均使用Judkins Left系列指引导管经桡动脉成功完成右冠状动脉PCI,7例应用JL 3.5指引导管,4例应用JL 4.0指引导管。2例在Judkins Left系列指引导管基础上应用5进6子母导管,其中包括1例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4例应用双导丝技术增加支撑力。3例慢性闭塞病变在微导管支持下均成功行PCI,其中1例先应用双导丝技术、后5进6子母导管增强支撑力。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共置入支架19枚,每例右冠状动脉置入支架1~3(1.7±0.7)枚,置入支架长度为18~99(44.1±23.8)mm。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冠状动脉穿孔、栓塞或夹层等并发症,手术成功率100%。住院期间无心脏压塞及支架血栓等并发症。术后临床随访6~12个月,无死亡及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病变,经右侧桡动脉途径,可以选择Judkins Left系列指引导管行PCI,支撑力不够时,可辅以其他增加支撑力的技术,如微导管技术、双导丝技术、子母导管技术等完成手术操作。

    2013年06期 v.21 370-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5K]
    [阅读次数:57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166 ]
  • 替格瑞洛治疗4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朱永宏;贾国良;周妙;朱遵平;袁战军;周小欧;张新文;夏天;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在东莞康华医院应用替格瑞洛的41例ACS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期间无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出现1例主要出血事件(主要原因为股动脉穿刺处处理欠妥,可能与替格瑞洛无关),1例次要出血;3例呼吸困难,继续用药症状缓解;1例因心动过缓停用β阻滞剂。结论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013年06期 v.21 374-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阅读次数:38 ] |[引用频次:68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657 ]
  • 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与进口XIENCE Ⅴ支架临床应用比较

    王小庆;彭长农;廖志勇;冼展超;郭文玉;邹春霞;闫少迪;

    目的比较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与进口XIENCEⅤ支架临床疗效及手术治疗费用。方法 100例符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征患者,非随机分为BuMA支架组和XIENCEⅤ支架组各50例。分别观察两组手术即刻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手术治疗费用,同时观察术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9,P=0.914)。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复杂病变例数、支架置入部位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均顺利,即刻成功率为100%,无血栓、血管夹层现象发生,其中BuMA支架组中,1例为严重钙化病变,经旋磨治疗后顺利置入支架。两组各有1例在急诊手术处理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病变时出现慢血流现象,经冠状动脉内使用维拉帕米后,血流均恢复,术后造影靶血管血流均为TIMI 3级。两组在支架置入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秩和检验比较,Z=-1.081,P=0.280)。但在手术治疗费用方面,XIENCEⅤ支架组中位数为59 568(37 984~110 025)元,BuMA支架组中位数为43 077(27 362~83 85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5,P<0.001)。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各有1例再发心肌缺血事件,其中BuMA支架组1例术后3个月自行停用双联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复查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支架远端再狭窄,经切割球囊扩张后症状缓解。BuMA支架组14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除前述1例再狭窄外,1例支架远端边缘节段有轻度内膜增生,但狭窄程度小于20%,余均未见明显新生内膜增生迹象。XIENCEⅤ支架组15例复查造影,1例支架中段轻度内膜增生,狭窄程度小于20%,余均未见明显新生内膜增生。BuMA支架组轻度内膜增生发生率为7.1%,XIENCEⅤ支架组轻度内膜增生发生率为6.7%,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结论国产Bu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支架与进口XIENCEⅤ支架比较,其临床安全性和近、中期疗效相似,但手术治疗费用明显减少。

    2013年06期 v.21 37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130 ]

读者·作者·编者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作者署名

    本刊编辑部;

    <正>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为此将本刊对作者署名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一)署名的意义:(1)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2)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

    2013年06期 v.21 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阅读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本刊常用英文缩写词汇

    <正>~~

    2013年06期 v.21 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志谢

    本刊编辑部;

    <正>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为此将本刊对志谢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

    2013年06期 v.21 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欢迎订阅2014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本刊编辑部;

    <正>《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是我国第一本以心血管介入诊疗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学术期刊。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她已成为心血管介入领域权威性的全国性期刊,深受广大心血管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的欢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辟有论著、述评、学术讲座、病例报告、专家笔谈、新技术介绍及综述等栏目,报道内容反映了我国

    2013年06期 v.21 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阅读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 ]
  • 关于论文中对图表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求表

    2013年06期 v.21 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关于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

    本刊编辑部;

    <正>参考文献的著录应以亲自阅读的近年主要者为限,尽量精选。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

    2013年06期 v.21 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阅读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关于本刊论文中统计学符号的应用

    本刊编辑部;

    <正>本刊统计学符号遵照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中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有:(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方差分析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

    2013年06期 v.21 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关于论著中关键词的标引

    本刊编辑部;

    <正>论著类论文中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m》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词,处理办法:(1)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根据树状结构表

    2013年06期 v.21 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阅读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 ]
  • 关于论文中对于医学伦理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科研论文中,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研究程序是否符合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2013年06期 v.21 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阅读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 ]

消息

  • 第十七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拉开序幕

    <正>2013年12月6日下午,第十七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启动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为明年论坛召开拉开了序幕。第十七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学基金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主办,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承办,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

    2013年06期 v.21 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2013年中国心血管医师研究基金项目10佳方案诞生

    <正>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联合发起、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协作实施的2013年中国心血管医师研究基金项目,在今年4月的第十六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上盛大启动。项目针对"冠心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或临床基础研究进行方案征集与评选,旨在切实了解我国临床心血管领域研究方向,鼓励拓展临床心血管医师的研究思维。

    2013年06期 v.21 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阅读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医学统计学知识

  • 重视数据管理保障临床研究科学性和可靠性

    李雪迎;

    <正>在很多临床研究中,数据管理是容易被忽视的重要工作。很多初涉研究工作的医学生中,往往将数据管理工作等同于简单的数据录入过程。为了尽快完成研究,往往在匆忙间录入数据进而完成统计分析。这样的工作流程往往导致数据错误频现,数据间彼此矛盾,严重影响研究进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013年06期 v.21 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4 ]

短篇论著

  • 急性心肌梗死385例治疗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宋晓健;王敬萍;安健;王仲朝;杨滨;李保;

    <正>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因其病死率、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54万人死于心肌梗死,因其失去劳动能力者更多。发病早期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挽救生命、降低再梗死率、减少心肌再缺血事件的关键[1-2]。早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再通成功率高,并发症

    2013年06期 v.21 38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阅读次数:34 ] |[引用频次:20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99 ]

研究解读

  • PRAMI研究结果能够改变将来的临床实践吗

    颜红兵;

    <正>新近发表的PRAMI(Preventive Angioplasty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研究[1]是一项计划入选60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对其进行随机比较一次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与分次PCI策略的研究,由于在前465例患者的中期结果显示一次性策略明显获益而中止研究。这项研究结果的发表给我

    2013年06期 v.21 384-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70 ]

综述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于波;

    <正>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应用1300 nm波长的近红外线来对血管进行横断成像的血管内成像技术。一、OCT的研发历史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的Fujimoto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首次报道了关于OCT的开创性工作[1]。在20世纪90年

    2013年06期 v.21 387-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180 ]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血栓负荷病变的处理策略——延期支架置入

    李永健;

    <正>一、概述当前各国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指南均将急诊支架置入术作为Ⅰ类证据、A类推荐[1-2]。然而,当我们回顾STEMI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发展历程时会发现,在急诊PCI时代的早期,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是急诊PCI的优选方案。随着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使急性支

    2013年06期 v.21 390-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113 ]
  • 心肌微循环及微循环阻力指数研究近况

    郭雨龙;郭丽君;

    <正>微循环是冠状动脉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微循环结构和功能受损是冠心病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1-3]。最早用于评估微循环状态的参数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但CFR受血压、心率、心外膜狭窄病变及血流动力学等因素影响,重复性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4-5]。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评价

    2013年06期 v.21 393-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242 ]

新技术介绍

  • 新型每搏即时连续无创血压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李康;霍勇;

    <正>血压是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参数之一,影响血压的因素包括每搏输出量(SV)、心率(HR)、外周阻力(TSVR)、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及时、准确的血压监测对于了解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指导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工作中血压的监测主要采用无创袖带法:(1)柯氏音法:水银血压计使用的方法称为柯氏音法

    2013年06期 v.21 396-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9K]
    [阅读次数:51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247 ]

病例报告

  • 静脉桥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处破裂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一例

    田峰;陈韵岱;

    <正>患者男,76岁,有吸烟及高血压史。1997年因活动后胸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三支病变,随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即左乳内动脉-前降支(LAD),主动脉-大隐静脉-回旋支(LCX)和主动脉-大隐静脉-右冠状动脉(RCA)。术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及辛伐他汀等药物,未再有胸痛发作。2011年4月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冠状动脉

    2013年06期 v.21 399-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阅读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46 ]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肾被膜下出血一例

    杜宗雷;苏长江;王玉其;孙晓斐;

    <正>腹膜后血肿是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可出现的较少见但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1]。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出现肾被膜下,肾周血肿目前文献中鲜有报道。现将邹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1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肾被膜下出血救治过程及从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报道如下。

    2013年06期 v.21 401-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42 ]
  • 经肱动脉用圈套器取出脱载于桡动脉的冠状动脉支架一例

    齐强;田祥;李放;

    <正>患者男,53岁。因活动时胸痛3年,加重1天入院。既往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吸烟30余年,约40支/d。查体无阳性体征。心肌酶正常。心电图示: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钙化,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硝酸酯类、β阻滞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

    2013年06期 v.21 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83 ]
  •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误入右心室一例

    周杰尚;王瑾;

    <正>患者女,48岁,于2009年10月6日无诱因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4 d后加重,出现频繁咳嗽,不能平卧,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8.6℃,呼吸26次/min,血压106/78 mm Hg(1 mm Hg=0.133 kPa),慢性病容,痛苦表情,无巩膜黄染,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充盈,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1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遥远,无心包摩擦音,两

    2013年06期 v.21 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阅读次数:21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78 ]
  • 经桡动脉SAL指引导管处理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杨清;杨晓利;李臻;于秀清;李绍彩;李艳军;王建龙;

    <正>患者女,50岁,因间断性胸痛5年住院。入院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2级,高脂血症。查体:血压132/9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62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化验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5 mmol/L,余生化检

    2013年06期 v.21 405-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0K]
    [阅读次数:35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54 ]
  • 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患者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介入治疗一例

    宋金龙;杨淑平;郑以铎;赵俊凤;左静;张国良;刘虹;聂斌;杨清;

    <正>患者女,69岁。2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呈闷痛,持续约5~10 min,伴咽部紧缩感,无大汗,休息后可逐渐缓解。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于活动时出现,未规律诊治。2日前症状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每日发作5~6次。为进一步诊治来院就诊,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院。症状发作时伴有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5 mV。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

    2013年06期 v.21 407-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9K]
    [阅读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60 ]

征文

  • 第十七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征文通知

    <正>为促进我国心脏病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推广与交流,了解国内外心脏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趋势,并发展和提高我国西部地区介入心脏病的诊疗技术,经中国医师协会批准,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学基金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主办,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承办,北

    2013年06期 v.21 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 ]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3年第21卷主题索引

    <正>(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A 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ACIST血管造影注射系统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刘胜全、伊洪艳、邢丽娜等)(4):223阿托伐他汀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郑博、王新刚、龚艳君等)(1):41

    2013年06期 v.21 409-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阅读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