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344534

卷首语

  • 携手并进 共创佳绩

    霍勇;

    <正>《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从1993年创刊至今,一直本着为广大介入心脏病学临床及研究人员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中国介入心脏病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伴随着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蓬勃发展,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杂志也取得了稳步发展,日益走向成熟。在2015年10月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年扩展影响因子达1.161,核心影响因子达1.035,在全国21种心血管类期刊

    2016年01期 v.24;No.126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44 ]

临床研究

  •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范例;许左隽;顾俊;殷兆芳;王长谦;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为慢性闭塞病变的患者144例。根据Rentrop分级情况,0级和1级为受损侧支组(72例),2级和3级为充分侧支组(72例)。通过调查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及HOMA模型评定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冠状动脉受损侧支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4.2±3.4)kg/m~2比(26.1±5.9)kg/m~2,P=0.023]、总胆固醇(TC)[(5.37±1.35)mmol/L比(4.57±0.94)mmol/L,P=0.000]、载脂蛋白B(ApoB)[(1.20±0.37)mmol/L比(1.01±0.21)mmol/L,P=0.000]、脂蛋白a[(0.11±0.05)mg/L比(0.15±0.08)mg/L,P=0.001]、空腹胰岛素[(17.9±7.8)pmol/ml比(12.3±7.5)pmol/ml,P=0.014]、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5.21±3.11)比(3.53±2.47),P=0.031]、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179.9±82.0)比(107.8±77.9),P=0.002]、C反应蛋白(CRP)[(16.95±9.50)mg/L比(7.95±8.07)mg/L,P=0.038]显著高于充分侧支组;而载脂蛋白A-Ⅰ(Apo A-Ⅰ)[(1.34±0.18)mmol/L比(1.42±0.20)mmol/L,P=0.010]、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4.41±0.78)比(-4.12±0.75),P=0.024]显著低于充分侧支组。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侧支循环形成与BMI、TC、Apo B、脂蛋白a、空腹胰岛素、HOMA-IR、HOMA-β、CRP成正相关(P<0.05),而与Apo A-I、ISI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体重、Apo A-I、HOMA-β因素后,脂蛋白a(OR 7.575,P=0.009)、TC(OR 2.154,P=0.001)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肥胖、CRP及HOMA-IR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可能有关,TC、脂蛋白a可以作为预测慢性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6年01期 v.24;No.126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阅读次数:27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2 ] |[下载次数:218 ]
  • 现场分诊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使用器械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徐振兴;邱建平;王海容;黄辉;黄宇;林捷;陆纪德;阮长武;

    目的探讨现场分诊能否缩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使用器械(C2D)时间。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心内科并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22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流程将患者分为两组:现场分诊组(121例)和非现场分诊组(101例)。主要分析指标为C2D时间;次要分析指标为进门至球囊扩张(D2B)时间及主要临床事件,包括肌钙蛋白I峰值、院内病死率及随访30 d病死率。结果现场分诊组患者C2D时间[(92.0±56.0)min比(131.0±61.0)min,P<0.01]、D2B时间[(55.0±26.0)min比(96.0±31.0)min,P<0.01]显著低于非现场分诊组;现场分诊组C2D时间小于90 min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现场分诊组(98.3%比85.1%,P<0.01)。现场分诊组肌钙蛋白I峰值显著低于非现场分诊组[(23.5±22.0)μg/L比(43.5±39.0)μg/L,P<0.01]。两组患者院内病死率及随访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现场分诊显著缩短STEMI患者C2D时间和D2B时间,并使更多的患者C2D时间小于90 min。

    2016年01期 v.24;No.126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阅读次数:33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85 ]
  •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电图的临床分析

    刘玉昊;路军;王晶;王旭;邵一兵;张纯全;夏伟;

    目的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心电图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14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心内科行介入封堵的PMVSD患者358例,分析住院和来院复查(术后1、3、6、12个月)的心电图结果。结果 PMVSD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后随访期间与术前比较,电轴和心率无变化,PR间期缩短,QRS间期和QT间期都延长。358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38.0%(136/358),而严重心律失常(即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5.0%(18/358);术后1~12个月随访到心电图的180例患者新出现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2.8%(23/180),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0.6%(1/180)。结论介入封堵治疗PMVSD术后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且转归好,是一项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6年01期 v.24;No.126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阅读次数:61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74 ]
  • 肺小动脉楔入造影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动脉高压的评估价值

    肖书娜;尚小珂;张刚成;宋艳清;张长东;卢蓉;王利军;颜梦欢;

    目的通过对肺小动脉行肺小动脉楔入造影(PWA),分析PWA对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的评估价值。方法对50例CHD患儿进行心导管及PWA检查,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肺动脉压力、阻力正常组[A组,15例,肺平均动脉压(m PAP)≤25 mm Hg(1 mm Hg=0.133 k Pa)、全肺阻力(PVR)<300 dyne·s·cm~5],肺动脉压力升高、阻力正常组(B组,24例,m PAP>25 mm Hg、PVR<300 dyne·s·cm~5),肺动脉压力、阻力均升高组(C组,11例,m PAP>25 mm Hg、PVR≥300 dyne·s·cm5)。观察肺小动脉逐渐变细速率(ROT)、肺循环时间(PCT)、肺毛细血管充盈度(BH)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组肺小动脉ROT显著小于A组[(8.16±2.14)mm比(18.70±2.25)mm]、B组[(8.16±2.14)mm比(13.83±3.4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组和C组的ROT与m PAP无相关性,C组ROT与PVR负相关(相关系数r=-0.606,P<0.05)。C组PCT指数显著大于A组[(1.50±0.37)s/m~2比(1.08±0.23)s/m~2]、B组[(1.50±0.37)s/m~2比(1.22±0.32)s/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PCT指数与m PAP无相关性,C组PCT指数与PVR正相关(相关系数r=0.783,P=0.01)。三组患者毛细血管充盈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697,P=0.000),其中B组、C组与A组相比毛细血管充盈度显著减少(P<0.05)。结论 PWA能定量评估CHD相关PAH患者的肺血管床。

    2016年01期 v.24;No.126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3K]
    [阅读次数:58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44 ]
  •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

    张坡;朱鲜阳;张端珍;王琦光;韩秀敏;盛晓棠;崔春生;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和早期诊断。方法纳入2011年2月至2015年5月成功行介入封堵术的PDA患者80例,其中男17例(21.2%),年龄0.6~66.0(17.5±17.1)岁。根据封堵术后血小板计数绝对值分组,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严重血小板减少组(14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非严重血小板减少组(66例),收集患者缺损直径、封堵器直径、体表面积(BSA)等资料,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严重血小板减少组患者封堵器直径[18.0(14.0,30.0)mm比12.0(6.0,18.0)mm,P<0.001]、缺损直径[10.0(6.0,18.0)mm比4.0(2.0,9.0)mm,P<0.001]、封堵器直径/BSA[21.0(8.9,43.7)mm/m~2比10.7(3.2,32.8)mm/m~2,P<0.001]、封堵前肺动脉收缩压[(99.1±21.4)mm Hg比(45.2±16.3)mm Hg,P<0.001]、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51.9±15.8)mm Hg比(38.3±18.6)mm Hg,P<0.05]显著大于非严重血小板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封堵术后第2天全部血小板减少,其减少相对值为7.0%~86.0%(45.0±23.0)%,绝对值为36.0×10~9/L~191.0×10~9/L[(92.0±66.0)×10~9/L],封堵后第3天13例(92.9%)患者封堵术后血小板绝对值减少至100×10~9/L以下,其减少相对值33.0%~93.0%(66.0±20.0)%,绝对值为16.0×10~9/L~147.0×10~9/L[(61.0±39.0)×10~9/L]。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封堵术前血小板计数(OR 1.009,95%CI 1.001~1.018,P<0.05)、封堵器直径(OR 1.257,95%CI 1.069~1.478,P<0.01)为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论 PDA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是封堵术前血小板计数和封堵器直径。对封堵器直径超过14 mm的患者,术后第2天复查血液分析,如较术前降低,术后第3天再次复查血液分析,可及时发现严重血小板降低患者,排除低危患者。

    2016年01期 v.24;No.126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阅读次数:41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127 ]
  • 体外膜肺氧合在高危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段大为;刘迎午;胡晓旻;刘博江;吴鹏;张强;李彤;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高危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1月至2014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外科的高危重症冠心病行CABG术患者21例,年龄70~83(75.7±3.6)岁,在ECMO辅助下实施择期心脏不停跳CABG术。结果 21例患者中,8例术后即刻顺利脱离ECMO辅助;8例桥血管吻合后ECMO不能立即撤离,继续辅助2.0~4.5 h后撤离;5例在手术室时ECMO不能撤离,关胸后返回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考虑ECMO辅助时间较长,为克服ECMO非搏动性灌注,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IABP辅助时间76~147(115.2±25.9)h。5例CCU内ECMO辅助患者中:股动静脉插管部位渗血1例,经止血及加压包扎后好转;下肢缺血1例,安装旁路循环后缺血改善;均顺利脱机。2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1~28(17.4±2.8)d。结论 ECMO用于心脏不停跳CABG术可为高危重症冠心病患者提供手术治疗的支持和保护。

    2016年01期 v.24;No.12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136 ]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母雪飞;赵昕;任丽丽;王丽;顾崇怀;王效增;韩雅玲;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 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入院后24 h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acute left heart failure,AHF)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AMI行PCI术后并发AHF患者229例,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及知情同意后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组122例(对照组)及常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应用rh BNP组107例(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情况,住院和随访30 d及12个月的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2 h后的心率、收缩压、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观察组心率、NT-pro BNP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Killip心功能Ⅱ~Ⅲ级改善情况(所占比率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78例(72.9%)比67例(54.9%),P=0.005]。观察组住院期间[5例(4.7%)比8例(6.6%),P=0.539]、随访30 d[7例(6.5%)比14例(11.5%),P=0.197]、12个月[7例(6.5%)比17例(13.9%),P=0.068]的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 BNP水平(OR 0.999,95%CI 0.999~1.000,P=0.000)及应用rh BNP治疗(OR 0.084,95%CI 0.015~0.483,P=0.006)是AMI患者PCI术后并发AHF远期(12个月)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h BNP治疗AMI患者PCI术后并发AHF与常规治疗比较,可降低12个月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6年01期 v.24;No.126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阅读次数:54 ] |[引用频次:72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234 ]
  • 年龄>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置入BuMA支架后缩短氯吡格雷服药时间的短期安全性研究

    刘洁云;秦雷;王要鑫;杨文;王振军;

    目的评价年龄>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置入国产Bu MA生物降解药物涂层冠脉支架(Bu MA支架)后,缩短氯吡格雷用药时间的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年龄>75岁、已明确诊断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老年患者100例,均置入Bu MA支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口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维持9个月)和对照组50例(口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维持12个月),比较术后12个月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出血事件等发生率及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再发心绞痛4例(8.0%);术后12个月复查CAG患者45例(90.0%),原支架均未见明显狭窄,余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稍有进展。对照组术后4个月再发心绞痛3例(6.0%);术后12个月复查CAG患者42例(84.0%),均未见异常。随访12个月内两组均无临床出血事件、迟发性支架内血栓、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原性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年龄>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置入国产Bu MA支架后,缩短氯吡格雷用药时间在短期内安全有效。

    2016年01期 v.24;No.126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阅读次数:31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3 ] |[下载次数:85 ]

读者·作者·编者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作者署名

    本刊编辑部;

    <正>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为此,本刊对作者署名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1)署名的意义:(1)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2)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3)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信息,互相探讨,共同提高。作者姓名在文

    2016年01期 v.24;No.126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 关于论著中关键词的标引

    本刊编辑部;

    <正>论著类论文中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m》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词,处理办法:(1)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根据树状结构表

    2016年01期 v.24;No.12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阅读次数:2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 ]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作者志谢

    本刊编辑部;

    <正>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能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3)以名人、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抬高论文的身份,将未曾参与工作的,也未阅

    2016年01期 v.24;No.126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阅读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 ]
  • 关于论文中对图表的要求

    本刊编辑部;

    <正>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求表

    2016年01期 v.24;No.126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本刊网站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投入使用

    本刊编辑部;

    <正>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根据本刊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定稿会专家、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理的需要,并实现各类查询功能。作者进行网上投稿的具体步骤如下:登录《中国介入心

    2016年01期 v.24;No.126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建议的规范医学名词

    本刊编辑部;

    <正>~~

    2016年01期 v.24;No.126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阅读次数: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 ]
  • 关于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

    本刊编辑部;

    <正>参考文献的著录应以亲自阅读的近年主要者为限,尽量精选。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前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

    2016年01期 v.24;No.126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阅读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 ]

征文

  • 第十九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论文征集通知

    <正>为促进我国心脏病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推广与交流,了解国内外心脏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趋势,发展和提高我国介入心脏病的诊疗技术,经中国医师协会批准,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河北省医学会、河北省医师协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承办,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

    2016年01期 v.24;No.126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阅读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 ]
  • 第十九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病例征集通知

    <正>为促进我国心脏病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推广与交流,了解国内外心脏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趋势,发展和提高我国介入心脏病的诊疗技术,经中国医师协会批准,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河北省医学会、河北省医师协会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承办,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

    2016年01期 v.24;No.126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综述

  •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吴文;蔡金赞;任晓敏;张瑶俊;

    <正>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其中,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作为无创性心脏影像学技术的代表,在此领域的应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估测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学狭窄程度,而且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案。本文根据最新研究,对CCTA在评估

    2016年01期 v.24;No.126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阅读次数:39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227 ]

病例报告

  • 双封堵器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发生溶血1例

    张华;陈永祥;马生茂;刘新波;郭娟;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因"腹胀1个月,水肿20余天,恶心、呕吐1 d"入院。入院查体:眼睑及颜面部浮肿明显,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脏相对浊音界向右侧扩大,心率84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6级连续性高调、粗糙杂音,无传导、无震颤,无心包摩擦音。腹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叩击痛,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重度对称性凹陷

    2016年01期 v.24;No.126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0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8 ] |[下载次数:63 ]
  • 左主干严重狭窄致二次急性心肌梗死伴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口完全闭塞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

    高好考;李成祥;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主因"劳力性胸痛2年,加重伴呼吸困难2 d"入院。2年前劳累后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伴呼吸困难,休息后可好转。1个月前劳累后症状加重,胸痛持续数小时不缓解,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药物保守治疗缓解。2 d前症状再发并加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转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180/100 mm Hg

    2016年01期 v.24;No.126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1K]
    [阅读次数:5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4 ] |[下载次数:90 ]
  • 成功救治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致纵隔血肿1例

    张欢;张延斌;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半年余,加重5 d"于2015年1月26日入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否认高血脂、糖尿病史,无烟酒嗜好。入院查体:体温36.2℃,心率94次/min,血压140/85 mm Hg(1 mm Hg=0.133 k Pa),呼吸15次/min,心界不大,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肺

    2016年01期 v.24;No.126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6K]
    [阅读次数:43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66 ]
  •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极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1例

    李国庆;雷建新;阿德力江;余小林;徐桂萍;石文剑;苏涛;张总纲;刘均;王保风;谢芳;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反复胸闷3年,加重1周"入院。1周前突感心前区闷痛,口服"速效救心丸"效果欠佳。既往因"腹主动脉瘤"行腹主动脉支架术。吸烟史30年,平均20支/d。无高血压病、糖尿病。查体: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率9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底闻及少量湿性啰音。生化检查:尿素

    2016年01期 v.24;No.126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2K]
    [阅读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21 ] |[下载次数:98 ]

专家笔谈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李拥军;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冠状动脉并发症、手术入路血管并发症、器械相关并发症及全身并发症。术者在术前应识别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做好预防措施;并发症发生后要即时处理,避免更严重后果产生。1 PCI并发症的发生率来自NCDR Cath PCI的数据显示,美国2004年至2007年PCI的死亡率为1.27%,其中ST段抬高

    2016年01期 v.24;No.126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阅读次数:58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371 ]

医学统计学知识

  • 问题案例分析——对照组的设定与均衡可比

    李雪迎;

    <正>研究设计问题案例:研究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在小儿脑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研究方法:纳入未经过康复治疗的1~2岁及5~6岁脑瘫患儿各100例,进行为期1年的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功能评定。并对两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改善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2岁患儿的功能改善幅度大于5~6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2岁患儿的康复治疗效果优于5~6岁患

    2016年01期 v.24;No.126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阅读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5 ]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稿约

    <正>《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系心血管专业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与科研工作者,特别是介入心脏病学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人员。本刊办刊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刊载以心导管技术为基础的诊断、治疗技术、介入性诊疗的临床及

    2016年01期 v.24;No.126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阅读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6 ] |[下载次数:2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