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访问量:344995

指南解读

  • 《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糖尿病管理指南》解读

    胡蒙亮;刘梅林;

    <正>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持续增加,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患病率高达10%[1]。至2017年,欧洲约有6000万人患有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其中有半数未被诊断,对其心血管造成了严重影响[2]。预测到2045年,全球将有超过6亿人发展为T2DM。2019年8月3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及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EASD)等多个学术团体联合颁布了《2019年ESC/EASD糖尿病管理指南》(以下简称

    2019年10期 v.27;No.171 541-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阅读次数:69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11 ] |[下载次数:1031 ]

临床研究

  • 抗凝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郭潇潇;田庄;刘永太;赖晋智;王辉;赵久良;王迁;李梦涛;曾小峰;方理刚;张抒扬;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长期抗凝治疗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确诊SLE同时经右心导管明确诊断PAH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和转归情况。根据抗凝情况,分为抗凝组40例和未抗凝组70例,通过生存分析比较接受长期抗凝治疗与否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分析110例SLE相关PAH患者,平均年龄(33.6±8.6)岁;其中40例(36.4%)接受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均为华法林,中位抗凝时间13(6,28.3)个月。抗凝组肺循环阻力[(12.00±5.71)WU比(9.62±4.98)WU,P=0.027]、起始PAH靶向治疗比例(90.0%比54.2%,P<0.001)显著高于未抗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凝组1年和3年生存率与未抗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进一步的配对分析仍未显示抗凝组与未抗凝组间1年和3年估计生存率存在差异(P=0.23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6 min步行距离(HR 0.993,95%CI 0.988~0.997,P<0.001)和起始PAH靶向治疗(HR0.252,95%CI 0.095~0.668,P=0.006)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是否接受抗凝治疗与全因死亡无关。结论 SLE相关PAH患者应用抗凝治疗不能改善预后。6 min步行距离和起始PAH靶向治疗是SLE相关PAH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2019年10期 v.27;No.171 546-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12 ] |[下载次数:163 ]
  • 伴发左心房自发性超声显影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

    孙鸣宇;王祖禄;梁明;杨桂棠;金志清;周薇薇;刘楠楠;韩雅玲;

    目的总结伴发左心房自发性超声显影(LASEC)的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2018年1—12月行导管消融的AF患者595例,其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LASEC者147例(LASEC组),无LASEC者448例(无LASEC组)。结果 LASEC组持续性AF比例高于无LASEC组(36.7%比27.0%,P=0.025),左心房(LA)内径大于无LASEC组[(41.4±4.7)mm比(36.8±4.9)mm,P<0.001]。两组术前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酯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EC组术前抗凝时间长于无LASEC组[(17.2±11.2)d比(7.2±7.6)d,P<0.001],术中肝素用量大于无LASEC组[(8925.5±1532.2)U比(8010.2±1473.7)U,P=0.004],平均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值大于无LASEC组[(333.0±31.3)s比(296.0±27.6)s,P=0.001]。两组围术期均无卒中及重要脏器出血发生。LASEC组及无LASEC组分别随访(8.9±2.7)个月及(9.7±2.8)个月,随访期间出血事件及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接受AF导管消融的LASEC患者,围术期强化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2019年10期 v.27;No.171 552-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阅读次数:39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18 ] |[下载次数:74 ]
  • 国产心脏射频消融仪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的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

    贺鹏康;丁燕生;周菁;储慧民;贾绍斌;陈尔冬;程华胜;

    目的评价国产射频消融仪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自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结束,在全国3家中心入选140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入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Optim Ablate?心脏射频消融仪,对照组使用强生公司生产的EP SHUTTLE心脏射频消融仪。观察导管消融即刻成功率及安全性等指标。结果在两组所有完成手术的患者中,成功率均为100%(试验组68例,对照组67例)。在安全性方面,共发生不良事件36例,其中试验组14例(14/70,20.00%),对照组22例(22/69,31.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仅1例不良事件判定为"可能有关"。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相对于进口心脏射频消融仪,国产心脏射频消融仪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无明显区别。

    2019年10期 v.27;No.171 557-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阅读次数:36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12 ] |[下载次数:169 ]
  • 替格瑞洛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特征及疗效和安全性

    宋莉;姚晶;周鹏;刘臣;谭宇;盛兆雪;李健楠;周金英;陈润真;赵汉军;颜红兵;

    目的比较应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基线特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537例。按入院时服用P2Y12抑制药的种类分为替格瑞洛组(299例)和氯吡格雷组(23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特征以及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风险。结果替格瑞洛组PCI史、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比例、使用抽吸导管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抑制药比例均偏高(均P<0.05)。替格瑞洛组合用的阿司匹林剂量偏低[(79.7±14.9)mg/d比(95.8±16.8)mg/d,P<0.001];而氯吡格雷组患者年龄偏大,体重偏轻,女性比例高,卒中比例高,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肌酐清除率水平偏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快速风险分层减少早期执行ACC/AHA指南的不良结果(CRUSADE)评分均偏高(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0.960,95%CI 0.936~0.985,P=0.002)和PCI史(OR 1.849,95%CI 1.091~3.135,P=0.022)是入院时选择替格瑞洛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替格瑞洛组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的联合终点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3.0%比8.0%,P=0.016),而总体出血(35.5%比19.8%)和轻微出血(31.8%比13.5%)发生率显著高于氯吡格雷组(均P<0.001)。结论应用替格瑞洛治疗的STEMI急诊PCI患者比例已超过50%,年龄和PCI史是入院时选择替格瑞洛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替格瑞洛降低了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增加了出血发生率,但主要为轻微出血。

    2019年10期 v.27;No.171 561-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阅读次数:44 ] |[引用频次:16 ] |[网刊下载次数:14 ] |[下载次数:107 ]
  • 心脏淀粉样变性合并脑梗死的单中心诊疗经验

    刘颖娴;廉慧;李剑;沈恺妮;陈未;林雪;方理刚;

    目的探讨心脏淀粉样变性(CA)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46例CA患者,其中23例合并脑梗死为观察组(脑梗死组),其他为对照组(无脑梗死组)。结果 46例CA患者年龄57.0(51.5,64.0)岁,其中男性26例(56.5%),淀粉样轻链蛋白型淀粉样变性32例(69.7%),合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18例(39.1%),限制型心肌病14例(30.4%)。脑梗死组患者收缩压[(98.4±23.9)mm Hg比(121.7±19.2)mm Hg(1 mmHg=0.133 kPa),P=0.014]、κ型游离轻链(3/23比14/23,P=0.010)显著低于无脑梗死组,而沙利度胺(16/23比7/23,P=0.042)、螺内酯(15/23比5/23,P=0.026)及袢利尿药(19/23比9/23,P=0.035)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6例患者随访10.5(3.0,30.8)个月,死亡26例(56.5%),其中脑梗死组21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OR12.7,95%CI 2.6~62.8,P=0.002)为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口服抗凝药物(OR 0.3,95%CI0.1~0.9,P=0.036)则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脑梗死组1、5、10年生存率为(91.3±5.9)%、(78.3±8.6)%及(47.8±10.4)%,脑梗死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显著低于无脑梗死组(Log-Rankχ2=22.8,P<0.001)。结论低灌注压、心房颤动、左心室腔大、左心功能下降、服用沙利度胺是CA合并脑梗死的可能易感因素。脑梗死增加CA的全因死亡风险。

    2019年10期 v.27;No.171 567-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阅读次数:37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5 ] |[下载次数:92 ]
  • 术后短时间血液滤过对慢性肾病患者对比剂肾病的预防

    王振伟;单安琪;李竹;康丽娜;王昆;

    目的评估慢性肾病(CKD)3期和4期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行床旁短时间血液滤过(血滤)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因冠心病合并CKD 3期和4期需行PCI,且术后行床旁血滤的患者共78例。术后即刻开始床旁血滤,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30天的血肌酐值,并根据Cockcroft和Gault equation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CrCl)。以术后CIN的发生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术后30 d主要严重不良临床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作为次要观察指标。结果 78例患者平均年龄(73.31±1.54)岁,男性60例(76.9%),冠心病分型中稳定型心绞痛12例(15.4%),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53.8%),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4例(30.8%),CKD 3期34例(43.6%),CKD 4期44例(56.4%);平均血滤持续时间(7.36±0.77)h,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30天血肌酐值分别为(211.77±20.63)μmol/L、(165.18±10.50)μmol/L、(201.00±15.60)μmol/L、(212.65±24.10)μmol/L,Cr Cl分别为(32.62±2.09)ml/min、(40.96±2.06)ml/min、(34.48±2.12)ml/min、(32.26±2.08)ml/min,术后未出现CIN。随访第30天主要严重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为4例(5.1%)。结论术后尽早开始短时间血滤能够预防CKD 3期和4期患者CIN的发生,对于CIN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预防CIN的措施。

    2019年10期 v.27;No.171 574-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阅读次数:7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89 ]
  • 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发生率及分类

    王美娜;李博;王冠群;张尉华;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及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1 215例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影像。结果在21 215例患者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者为81例,发生率为0.4%。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共70例,占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总数86.4%,其中62例(76.5%)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4例(4.9%)右冠状动脉开口于无冠状窦,1例(1.2%)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前降支,1例(1.2%)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2例(2.5%)为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冠状窦上方。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共11例,占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总数13.6%,其中3例(3.7%)为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右冠状窦;3例(3.7%)为左回旋支开口于右冠状动脉;1例(1.2%)为左回旋支开口于右冠状窦下方;1例(1.2%)为无左主干,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开口于左冠状窦;2例(2.5%)为无左主干,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开口于主动脉;1例(1.2%)为无左主干,左前降支开口于左冠状窦、左回旋支开口于右冠状窦。结论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中,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较常见,其中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最为常见。在冠状动脉造影时,起源异常的冠状动脉其走行也可发生变化。对于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且走行在主-肺动脉之间的冠状动脉异常者,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2019年10期 v.27;No.171 579-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5K]
    [阅读次数:54 ] |[引用频次:17 ] |[网刊下载次数:12 ] |[下载次数:309 ]

读者·作者·编者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志谢

    本刊编辑部;

    <正>在文后志谢是表示感谢并记录在案的意思。对给予实质性帮助而又不能列为作者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文后给予志谢。但必须征得被志谢人的书面同意。志谢应避免以下倾向:(1)确实得到某些单位或个人的帮助,甚至用了他人的方法、思路、资料,但为了抢先发表,而不能公开志谢和说明;(2)出于某种考虑,将应被志谢人放在作者的位置上,混淆了作者和被志谢者的权利和义务;(3)以名人、知名专家包装自己的论文,抬高论文的身份,将未曾参与工作的,也未阅读过该论

    2019年10期 v.27;No.171 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阅读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 ]
  • 本刊网站及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投入使用

    本刊编辑部;

    <正>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根据本刊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定稿会专家、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理的需要,并实现各类查询功能。作者进行网上投稿的具体步骤如下:登录《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网站(http://zjxb.cbpt.cnki.net)点击"作者投稿系统"→按提示注册(请务必按系统提示正确填写个人信息,同时记住用户名和密码,以便

    2019年10期 v.27;No.171 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 ]
  • 作者署名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条件

    本刊编辑部;

    <正>(1)署名的意义:①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②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③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信息,互相探讨,共同提高。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2)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

    2019年10期 v.27;No.171 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阅读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声明

    本刊编辑部;

    <正>近来,编辑部发现有的作者稿件存在一稿多投和明显抄袭的现象,严重违背了学术道德,侵犯了他人著作权,影响了刊物的形象。根据《出版管理条例》《著作权法》和其他期刊出版有关规定,本刊对抄袭和一稿多投问题声明如下:(1)凡投予本刊的稿件,文中引用他人文献的资料和观点,应加以注释;若大段引用而未加以注释,即视为抄袭。(2)如果2篇稿件在文字表达和讨论叙述上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稿件的资料来源、主要数据和图表相同

    2019年10期 v.27;No.171 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阅读次数:52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 ]

综述

  • 心内超声技术在心脏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刘俊;方丕华;

    <正>心血管超声技术在心脏介入诊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超声心动图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TTE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容易受到含气的肺组织等其他心脏周围结构的影响,故TTE不能清晰显示远离探头的心房结构和近端心尖部结构。TEE可从食管显示心腔结构,特别是左心耳和瓣膜结构,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耐受TEE检查,以及存在麻醉和潜在的食管损伤/穿孔的风险。心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是将超声探头经外周静脉入径送至心腔内,由于ICE探头周围为心腔内血液,故能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质量,且不受心

    2019年10期 v.27;No.171 582-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阅读次数:33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9 ] |[下载次数:304 ]
  •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冠心病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任德旺;刘飞;徐东;

    <正>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药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已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管理的基石,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反应性,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所以在国内外指南中均被列为Ⅰ类推荐[1-2]。但在DAPT期间,个体间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反应存在差异,即血小板反应多样性(variability of platelet response,VPR)。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小板反应性(high platelet reactivity,HPR)与缺血事件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5],尤其与近期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具有较强相关性[6]。而低血小板反应性(low

    2019年10期 v.27;No.171 585-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阅读次数:4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322 ]
  • 心功能不全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进展

    余智祥;刘毅;易甫;陶凌;尹涛;

    <正>近些年,随着介入技术、器械和术者操作经验的提高,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成功率不断提升,一些有经验的术者成功率更是高达90%以上,已有越来越多的CTO患者接受PCI。EURO-CTO研究[1]显示CTO-PCI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IRCTO研究[2]也证实CTO-PCI可以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正是基于这些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PCI指南已将CTO-PCI列为Ⅱa类推荐[3-5]。然而,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后长期缺血会导致部分心肌坏死或处于冬眠状态,导致心功能下降。CTO病变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即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2019年10期 v.27;No.171 590-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12 ] |[下载次数:180 ]

病例报告

  • 切割球囊在左心室电极植入中的成功应用3例报道

    张杰芳;汤云霞;盛夏;潘轶文;傅国胜;

    <正>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73岁。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2年,近半年来出现胸闷气急、夜间无法平卧、双下肢浮肿",于2016年11月17日入住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入院查体:呼吸18次/分,体温35.3℃,心率70次/分,血压124/72 mm Hg(1 mm Hg=0.133 k Pa),意识清醒,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促,两肺呼吸音粗,两肺下野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律齐,心界明显增大,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水肿;神经系统查体阴性。辅助检查示:血常规、心肌酶谱、凝血

    2019年10期 v.27;No.171 595-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阅读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9 ] |[下载次数:61 ]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溶血1例

    谢小菲;韩小亮;叶红;张陵;尚慧娟;纪勤炯;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2岁。系"反复心慌、胸闷4年,加重伴气促1个月"于2018年6月20日入住安徽省胸科医院。既往无重大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14/64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102 g/L,血生化、凝血、免疫组化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测缺损口约24 mm。多普勒超声采

    2019年10期 v.27;No.171 599-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阅读次数:29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7 ] |[下载次数:97 ]

消息

  • 中国胸痛联盟吹响集结号,为中国胸痛中心纵深化发展创造新机遇

    <正>2019年10月22日,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成立大会暨胸痛中心质控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副局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王毅处长,以及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秘书长方唯一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教授等众多心血管领域专家出席会议。在他们的见证下,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正式成立。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发展即将进入新纪元、迎来新机遇。"三年1000家"胸痛中心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意

    2019年10期 v.27;No.171 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阅读次数:37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