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v.22;No.106(05) 304-30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
Risk factors of free wall rupture after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徐承义,何蕾,刘成伟,鲁锦国,苏晞

摘要(Abstract):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FW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间确诊为STEMI患者(12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FWR的患者29例。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组和未再灌注治疗组。结果 FWR总体发生率为2.3%,其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28例(10.2%),发生FWR 6例(4.7%);接受PPCI患者623例(50.0%),发生FWR2例(0.3%);未再灌注治疗患者496例(39.8%),发生FWR 21例(4.2%)。FWR组与非FWR组间临床特点比较,高龄(70.2±9.09岁比63.2±11.23岁,P=0.042)、合并高血压病史(62.1%比33.0%,P=0.013)、糖尿病病史(55.2%比23.5%,P=0.022)、合并心力衰竭(Killip分级≥Ⅱ级)(58.6%比21.9%,P=0.012),既往无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0.3%比18.4%,P=0.018)等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心功能(Killip≥Ⅱ)、静脉溶栓治疗、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00 mg/L与心肌梗死后发生FWR相关。结论高龄、心力衰竭、静脉溶栓治疗以及hsCRP>100 mg/L是预测FW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KeyWords):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室游离壁破裂;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溶栓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徐承义,何蕾,刘成伟,鲁锦国,苏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