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 v.17;No.77(06) 305-30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小腰大边封堵器和对称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巨大囊袋形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transcatheter intervention of VSD with large sack with thin-waist-big-side occluder and symmetrical occluder

李寰,李军,张军,张玉顺,胡涛,范延红,李家一,代政学,王海昌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巨大囊袋形室间隔缺损采用小腰大边封堵器和对称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方法2004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超声和左心室造影检查为巨大囊袋形室间隔缺损者共计132例,其中男59例,女73例;年龄18.2±10.6(2~49)岁;缺损口左室面直径13.8±4.5(10~24)mm。按选用封堵器的类型分为小腰大边封堵器组和对称封堵器组。术后随访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ECG变化。结果小腰大边封堵器组58例,其中男23例,女35例,年龄12.8±10.9(2~32)岁,植入封堵器腰部直径6~16mm;对称封堵器组74例,其中男36例,女38例,年龄15.4±10.8(2~49)岁,植入封堵器腰部直径6~24mm。小腰大边封堵器组和对称封堵器组术后3~6个月残余分流的发生率(3.4%比4.1%),新出现的三尖瓣反流(5.2%比5.4%)、主动脉瓣反流(3.4%比6.8%)和右室流出道狭窄(3.4%比5.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ECG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腰大边封堵器和对称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巨大囊袋形室间隔缺损效果满意,但需要注意两种封堵器选择的不同适应证,以保证最好的封堵治疗效果。

关键词(KeyWords): 室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封堵器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寰,李军,张军,张玉顺,胡涛,范延红,李家一,代政学,王海昌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