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v.22;No.108(07) 440-44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影响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压力的因素
Risk factors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pressure in children with secundum atrial septal defect

张坡,朱鲜阳,张端珍,王琦光,韩秀敏,盛晓棠,崔春生

摘要(Abstract):

目的探讨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压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11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0岁以下继发孔型ASD患者,全部患儿在氯胺酮全麻下行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压力,并完成封堵治疗。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体表面积、ASD直径、心胸比值和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1年,并按缺损直径和年龄分组。结果本研究共359例患儿,男130例(36.2%)。平均年龄(5.8±2.2)岁(2~10岁),平均体重(21.0±7.1)kg(10~57 kg),平均缺损直径(13.6±5.6)mm(5~30 mm),体表面积矫正缺损直径为(17.0±7.1)mm/m2(1.3~41.0 mm/m2),平均肺动脉收缩压(40.8±8.7 mmHg)(15~67 mmHg)(1 mmHg=0.133 kPa)。318例(88.6%)患者心导管测量存在肺动脉高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超声估测肺动脉压均正常;肺动脉压力不随房间隔缺损直径增大而升高(P>0.05);10岁以下儿童肺动脉压力与年龄和体表面积矫正的缺损直径无相关性(P>0.05)。结论 10岁以下继发孔型ASD患儿,心导管检查所测肺动脉压力与患儿年龄和体表面积矫正的缺损直径无关,与缺损直径无简单线性关系,压力不随缺损直径增大而升高。

关键词(KeyWords):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压;右心导管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坡,朱鲜阳,张端珍,王琦光,韩秀敏,盛晓棠,崔春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